第(2/3)页 但是同吕布、袁术作战,所剩无几。 待到长坂坡时,仅剩下张飞所率领的十八名骑兵,刘备则是伙同糜芳等人逃窜,身边只有几十骑。 两者相加,骑兵不过百。 即使占据荆州后,可荆州也不是产马之地,还是靠着关平的夜里猛精盐,换取的矮马,得以训练一些士卒。 如今雍凉二州是产马之地,三兄弟社团有助于把辅助骑兵,变成正规军的规模。 赵云认为,待到骑兵训练完成后,再大规模加上这两个利器,绝对是如虎添翼。 曹操最重要的兵种便是骑兵,其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其余两家。 如今孙刘两家的骑兵还很弱小,就江东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的骑兵。 但曹操连重骑兵都有了,否则渭水之战的时候,排成骑兵阵列,对手关西骑兵也不会心生震撼。 尤其是曹老板统一河北和平定乌桓后,骑兵得到大规模发展。 河北、辽东俱是产马区,曹老板从这里获得大批战马,且在作战过程当中,吸收了北方群雄的数万骑兵。 不仅如此,连乌桓的骑兵,也全都加入了曹老板的骑兵队伍。 三郡乌桓本就是天下名骑,再加上虎豹骑这样的天下骁锐。 不仅骑兵士卒精锐,战马也非常优良。 北方异族人纷纷贡献出名马(上贡,献马),如燕、代献名马。 阎柔以及鲜卑人献幽州名马。 曹军的骑兵优势非常明显。 赵云觉得有了这两个助力,完全可以抵消许多曹军士卒精锐的风险。 反观己方,主要兵种就是步兵。 来源最早便是刘备初期招募之人,这些士卒虽是军中老卒,但转战二十来年,也是年老之人。 然后便是徐州牧陶谦的赠与,以及他死后转到刘备麾下的徐州兵。 这些士卒有一部分是丹阳人,组成了刘备的白毦精兵。 接着便是荆州不愿意投降曹操的荆州军,刘琦手下转属的荆州军。(病了,无法领兵) 最后就是收编的益州兵,汉中士卒,以及长安降卒等等。 其中诸葛亮为了针对曹操的骑兵,十分注重弩兵的建设。 在法正的建议下,涪陵郡山多地险,水多滩,人多悍勇,擅长弩射。 诸葛亮便调动涪陵郡上万人充当连弩士,令全家,大约五千余家,移居汉中训练基地。 到时候赶往长安,随军北伐中原。 至于三兄弟社团的辅助兵种,则是水军,处于关羽的控制之下。 曹老板逼降荆州时,关羽率领这支水军乘船数百艘沿着沔水退却,进入长江。 刘备步骑败于长坂坡,水军独以保存下来,这也是当初孙刘两家联合的底气所在。 这支水军就是后来跟随关羽北征襄樊,威震华夏的那支,战果辉煌。 可惜关羽被杀,几乎完整无缺的落入了江东的手中。 而益州开始有了少量的辅助兵种~水军! 刘备占据长江上游,孙权对于刘备关羽手中拥有的水军数量异常敏感。 故而刘备也未在益州大规模制造船只,只是,益州之地也有水路发达之地,建造的多是小船。 况且水军也不是三兄弟社团的主要兵种,毕竟守卫疆土,和北伐中原,几乎都用不上。 水军规模远逊于江东。 江东最重要的便是水军,以长江为主要防线。 长江水深江宽,水大不冻,为大规模水军提供了弛聘和栖身的场所。 且孙氏兄弟,在长期的军事征战当中,建立起一支规模空前的水军。 孙策攻黄祖,便缴获他儿子黄射千余艘战船,又缴获黄祖六千余艘战船,创建水军。 然后孙权在赤壁当中缴获曹军大批战船,收编许多降卒,作为水军。 以及江东自己建造许多战船,使其水军规模进一步强大起来。 其中大型战船,及董袭所督的五楼船,其上层建筑达到五层, 且孙权在江上修建了永备筑城,在长江要点上部署水军。 这种造大船的技术,都是江东所独有的。 唯一的便是孙权如今还没有开发出来,海上远航作战能力。 这是他还未曾设想的道路,待到将来江东境内山越数量减少,填补不上因他战败,所造出来的人口窟窿。 让他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海外的野人身上,充实人口,才开始大规模发展海上远航作战能力。 孙策在的时候,步兵是主要兵力,他横扫江东的时候,无不靠着步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