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连张昭都不敢有什么隐瞒,而是希望聚集江东才俊的力量,来还击他。 “诸位,可都看过了?”张温问了一句。 张昭的长子张承自是点头,这次他是被父亲所嘱咐前来参加,并且回去再和父亲详细品鉴一二。 免得这些人不自量力写出两首便要前去,会被关平第二次嗤笑。 “我看过了,写不出来。” 张昭的侄子张奋说了一句。 如今刚满二十岁,前两日因为善于制作攻城器械,便被步骘举荐领兵为将。 对于关平所做的这首诗,他只觉得颇为豪气,至于自己肚子当中,他自觉地没有才华,只想要上战场作战。 张承则是与步骘为好友,这些人的关系错综复杂。 既是好友,姻亲,还是互相举荐人。 因为张承谨遵父命,尽管三十岁了,但未曾出仕。 毕竟步骘也是张昭所举荐的,然后步骘同样投桃报李,便举荐了张昭的侄子。 如此一来,东吴日后的朝堂大抵皆是如此,除了世家大族,寻常人想要跻身朝廷,根本就没有可能。 张竑并没有派子侄前来,但是弟弟张永却是到场了。 此番聚会理应他的儿子张励前来,但张励被断一臂,时不时的往外流口水,一直被关在家中,不想放他出门徒增笑话。 “我江东子弟的文采难不成,连一个武夫随口朗诵的诗都比不过。” 一听这话,张永当即就有些搂不住火。 想要弄死关平,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可现在不是去岁,馆驿太多人了,他想要下手都不可能! 他儿子张励的遭遇,在座的有的人清楚,有的人不清楚。 一旁的诸葛恪却是不乐意听了,直言道: “若是你不服气,去寻关平,在他面前也随口朗诵一首。” 此时的诸葛恪年纪不大,可早就得到孙权的喜欢。 张永一瞧他说话,也不在言语。 谁把孩童也带过来了,万一他与孙权说了些什么话,岂不是坏了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