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舜典-《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2/3)页

    “王制疏引稽命徵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

    “则黄帝为尧四世祖,此太祖不知何人。舜祖黄帝,则亦同太祖矣!”

    什么意思呢?

    韩爌引太史公司马迁的观点,认为所谓“文祖”就是尧大祖,也就是尧太祖。

    而黄帝是尧帝的四世祖,不知道太祖是何人,而舜帝亦以黄帝为祖,所以两人是同一个太祖。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炎黄子孙”的概念,韩爌说出这番话来,几乎否定了张顺与朱氏之间的继承关系,这是要作甚?

    众人听了这话不由一愣,心道:韩阁老又不是愣头青,如何说出这种话来?

    果然韩爌又讲述道:“大儒马融认为:文祖,天也。天为文,万物之祖,    故曰文祖。”

    “荀子礼论云:王者天太祖,尧之祖黄帝,亦必以配天。”

    好吧,第二种解释又来了。

    帝王以天为太祖,所谓“文祖”,其实就是指代“天”。

    然后,韩爌继续讲述道:“郑康成曰: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

    “《史记》索隐引《尚书·帝命验》曰:五府,五帝之庙。”

    “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元矩。”

    “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

    好家伙,三段话三种解释。

    司马迁认为文祖就是尧太祖,马融认为文祖就是指天,而郑康成认为文祖就是赤帝。

    “那......那先生认为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众人迟疑了片刻,干脆也不装了,直接开口问道。

    你就直说吧,舜王道统从哪里来,准备如何正名?

    “王者天太祖,故而尧太祖即天也!”韩爌微微一笑道,“天即上帝,上帝即五府之帝。”

    “唐时盖以黄帝配之,明堂既为五府之总称,又为南向室之尊名也!离火文明,故曰文祖。”

    “正如《白虎通义》所云:王者受命必改朔何?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

    “故而尧舜虽曰禅让,实乃天命耳。郑说与太史公、马氏俱同义。”

    韩爌这几句话就高端了,什么意思?

    就是说帝王的太祖是天,天就是上古时期所谓的上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