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地拉那战役(上)-《我的意呆利》
第(2/3)页
在阵地一侧,炮兵指挥官拿着手枪正带着人制止着手下丢人的举动,命令他们回去将火炮推出来。
面对炮兵指挥官的威严,同时也是考虑到其手中武器的威力,没能抗拒内心恐惧的人? 只能又被赶了回去。
事实证明? 炮兵指挥官的判断是对的。因为目前火炮都是架退炮,所以打一发炮弹后需要复位? 所以目前火炮射击速度很慢? 而作为大口径重炮,其射速更慢。目前正在向奥斯曼炮兵阵地射击的105、150毫米榴弹炮? 只能做到1-2发每分钟的射击频率,再加上这些火炮数量不算多? 只有二十多门? 所以该炮兵阵地遭受的损失还能接受。
于是在经过奥斯曼炮兵的努力下,该阵地的9门火炮,被救出了5门,损失还不算大。
只不过在知道对方火炮口径以及射程都高过自己后? 接下来炮兵要更加小心了? 被人逮到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好运。
当然这也导致守军火炮做不到随时支援阵地,毕竟有敌人重炮盯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道这里,或许有人问,那么奥斯曼守军没有大口径重炮么?
在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 沃拉阵地这里真没有,甚至是地拉那也没有。因为重炮这玩意虽然射程和威力都很强? 但是其不便于移动缺点,对于目前并不打算死守的该地的16师1旅来说? 就会是个巨大的麻烦。
这会造成1旅官兵在撤退的时候,带不走这些重炮。金贵的重炮不能带走? 那不就成了一次性消耗品。啥家庭这么能败家? 就是财力雄厚的大英帝国军队? 也不能做到这么豪横啊。
所以在火炮数量和质量不如对方的情况下,那么与敌人硬对硬的拼消耗可不成,就第1旅那点家底,哪能这样用呢,于是火炮袭扰战术就是个很合适的选择。
接下来的战斗同样也体现了这一点,不过也让意大利火炮占据了战场的优势。
而在火炮有了优势之后,自然就是步兵上阵了,这也是各国一致的做法。在目前欧洲的战斗,基本都是一开场先来炮战,打完后优势一方发动步兵进攻。
在目前缺少改变战术的新式武器之前,意大利军队也不能例外。于是一个团的步兵,在火炮的掩护下向着敌人阵地发起了攻击。
面对意军发动的攻势作为防守一方的奥斯曼军队,当然不会就这样让敌人得逞。于是大量官兵涌上了阵地,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有手中的步枪对来袭的意军进行射击。
“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