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围着我电脑干嘛,有什么事吗?”刚上完厕所回来的张翔,一看到眼前的这幅情景,连忙问道。 “师兄,问你个事,这个周飞到底是谁呀?” “对对对,是不是徐老师的关系户?不然怎么把第一作者留给他呢。” 一帮人又连忙围着张翔,一个个迫不及待地问道。 张翔眼睛一瞪,“你们是不是嫌自己的科研任务不够重呀,居然还有心思打听这些八卦,都给我回去,明天组会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还关系户呢! 除非是自己的儿子,否则什么样的关系户,值得徐楠将这么重要的研究拱手让给别人? 一帮人狐疑的看了眼张翔,一个个不甘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可张翔越是这样说,就越让他们产生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 关系户这个锅,周飞是背定了。 *** 事实上,周飞愿意在论文上替徐楠以及张翔署名,已经是大大超出了徐楠以及张翔两个人的预料,毕竟关于电子喷射系统,周飞完全是依靠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周飞之所以会这么做,无非是在感激他们提供的帮助罢了。 不仅仅是论文,就连专利申请上,周飞也将徐楠以及张翔两个人,放在了第三与第四发明人的位置。 只不过,这一次的专利申请,周飞并没有以自己的个人名义申请,而是用“飞达动力公司”的名义进行申请的。 飞达动力公司,是周飞刚刚注册的一家企业,后续所有的专利申请,周飞都会以这家企业的名义来进行,同时这家企业也会成为周飞迈向整车生产的关键一环! 根据张翔的批注进行了一番修改之后,论文以及专利申请书最终又来到了徐楠的手上,经过徐楠的二次修改,然后才被递交出去。 其中专利申请书分别以中文以及英文两个版本在世界各地进行专利覆盖,而论文则被投递到了国内汽车方面的顶尖杂志《汽车人》。 完成了这项工作后,周飞将工作重点重新放在了赛车上。 所有需要特别加工的零部件都已经被送出去了,剩余的普通采购件,则先后被送到了学校。 实习工厂的某间屋子,现在也是飞驰车队的工作室,周飞与江洋两个人,正在商量车队后续的工作如何开展。 “车架最快也得五天才能焊接完毕,算上在路上耽搁的时间,估计一个星期左右才能送到这里,这段时间我是这样想的,先把已经送来的零部件分门别类的摆放好,这样车架一到,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组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