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怎么都有赚的,这第一个月倒是不急,正月里做的灰豆腐总算是派上用场了,二月也还有时间,关键是怎么挺过三月和四月,毕竟是农忙时节。”顾乔又道。 梅涣青提议:“如果我们把做水豆腐的这个环节包出去呢?” “不行,水豆腐贵且不说,无法把控质量是最大的问题。”顾婆子将这个提议否定掉了,叹了口气说道,“就直接请人帮忙吧。” “等等,既然生意不能分包出去,那农活呢?”顾乔另辟蹊径。 “农活?”所有人都看向她。 “对啊,最占用时间的是农活,收入最少的也是农活,如果咱们家非要干农活,那能不能花钱请乡邻帮忙干农活呢?这个他们擅长啊!比如翻土、播种、除草……这些咱们都可以请人。而且若是愿意出钱,肯定有人乐意干,甚至是抢着干。” “这个主意好!”梅涣青第一个赞成。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在顾乔没有提出这条建议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舍弃自己原本的活计,只想着如何去解决生意上的事情。 但如今顾乔这提议一出,大家都是会算账的人,立即有了权衡。 “我看行。”顾婆子伸手摸了摸顾乔的脑袋,忍不住夸赞道,“这小脑瓜可真聪明。” 同样聪明的还有顾凌。 正月结束后,他家的酒坊开始酿酒。 家里人多,年前才开始卖酒的时候还不觉得,眼下生意渐渐步入正轨,人手短缺的问题便暴露出来。 顾旌还在与两个兄弟讨论如何度过春种时节,担心到时候家家户户忙着做农活雇不到人,顾凌便提出了直接签长工,并把家里的农活都包给村里人干的想法。 “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是否受到农忙时节的影响了。长工不能无故请假,咱们家的人也都可以在酒坊忙活,专注这一件事。”顾凌讲道。 虽然这只是一个提议,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进一步落实,但毫无疑问,他的想法有效地解决了他们家当前的困境。 而长工的选择,就成了他们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到时候我去问一问村里,看谁家想来做长工吧。”顾斺讲道。 “顾仁怎么样?”顾旌提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