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幸亏囤了豆子,不然家里的豆子哪里够。”梅氏庆幸。 顾婆子则拧紧眉头,“先不说多做的部分,单是这六百斤灰豆腐,咱们至少得推出成倍的水豆腐,年前还要杀猪、打糍粑、备年货,今年又只有二十九没有三十,只怕时间上有点儿吃紧。” “也是哦。”梅氏皱紧眉头。 “奶奶,这一次咱们两家别分开做了,一起吧。让舅母他们过来,或者咱们上舅母他们那儿去,合理分配人手,各自负责一个环节,这样应该能快一些。”顾乔提议。 她说的这个其实就是简单的流水线。 “这个方法应该能行。”梅涣青想到村民帮助顾乔家插秧打谷的场景,虽然占了人多的优势,可也与大家分工协作有关系。 总之,若是村里人分散开来种那么多块田,一日之内是肯定种不完的。 他立即讲道:“要不就去我家吧,我家宽敞,到时候豆腐做出来了也好有地方摆放。” “行,那今日你就把豆子先挑一担过去,我们明早拿了纱布、簸箕这些过来。”顾婆子应道。 “行。”梅涣青这才离开了顾家村。 “奶奶,那明天咱们都要去吗?猪怎么办?”顾乔担心。 “都去帮忙。至于猪,冬日里猪食不怕坏,咱们晚上煮上两锅,等到中午,要么你要么沈昭回来一趟,把猪食热一热,把猪喂了再过去便是。” 如此商量妥当后,第二日一大早顾乔一家便锁了门去梅家村。 田氏昨夜已经泡了几大桶豆子,她身体强健,又去隔壁借了水磨,与梅涣青一起负责推磨,两口子各管一架水磨。 为了加快速度,梅执勇站在父母的两架水磨中间,负责将豆子舀到磨石上,左边一瓢右边一瓢,机械运动。 梅执恕负责劈柴,若梅执勇累了,便与他交换。 顾婆子、梅氏和梅涣青的母亲杨氏三人则把两口锅都烧起来,同时做豆腐。 沈昭负责帮忙看灶火并听候她们差遣,随时搭把手什么的。 顾乔和沈晚两个女孩儿则负责用地炉做大家的饭菜。 如此,全家只剩下一个梅执让。 小家伙虽然才六岁,却已经很懂事,虽然没被安排具体工作,却知道替娘亲擦擦汗,给奶奶端水喝,因为顾乔她们找不到他家的菜地,小家伙还知道去摘菜。 因为每个人都只用专注于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所以第一天在忙碌和有条不紊中很快度过,并且颇有效率。 这一天下来,一共做了十二板豆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