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民生大于天-《扶乱唐》


    第(2/3)页

    就这么一个办法,已经是大大的超出了李倓之前的设想,他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真的低估了像是刘晏和张巡他们这样的国士了。

    一旦涉及到了内政上的事儿,他这个当皇帝的可就没法像之前打仗一样大包大揽了,而是只能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说明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结果,剩下的解决过程,就得全部都让刘晏和张巡他们来了。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李倓深深的感觉到一个王朝想要兴盛的话,光有一个靠谱的皇帝肯定是不行的,还得有一群有能耐又忠诚的人辅佐着才行。

    他们给李倓的惊喜还不止这些,为了防止底下的官吏想方设法的贪墨义仓里面的粮食,刘晏还想出来另外的一招,毕竟他们三人都在底下的郡县里面做过官,知道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就这么摆在这的话,是很难不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的。

    刘晏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又是一个古时候曾经就有人提出来的办法,叫做均输平准。

    李倓最开始的时候倒是没听说过这个说法,不过经过几个人一解释,他马上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所在。

    按照这个办法,凡是大唐官方收购存放在“常平仓”中粮食,在出售之后都必须兑换成同等价值的当地土特产品和手工品才能上交到长安城。

    比方说一个州郡收购了100万石的粮食,等到他把这100万石粮食卖出后,交给到长安城的不是钱,而是同样价值的当地土特产品和手工品。

    前世对于这倒买倒卖就相当有心得的李倓马上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了。

    这跟漕运的事儿其实是一个道理,堵不如疏啊,与其想方设法的不让他们侵吞义仓里面的粮食,倒不如直接用官方的渠道上给他们开一开口子。

    粮食这玩意的价格还是比较硬的,但是各地的土特产价格可就不一样了,十个人卖可能但是十个价格,而长安城既不会认最高价也不会认最低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