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来自吏部的为难-《扶乱唐》
第(2/3)页
这种事朝臣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失败了的话不过就是损失了一个女子,而且进入了后宫就算是不得宠,吃喝总归是不愁的啊,但是万一要是成功了,按照之前的经验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节奏了。
但对于这些人的提议,李倓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你自己手下的事儿管好了吗,就开始操心这后宫的事了,要不然朕派个人去你那查一查?
往往李倓这样的态度一出来,所有的朝臣就都老实了。
其实李倓也知道,自己的确是应该有个孩子,不然这后宫自己万一不在也是冷清的很,虽然张明月和凤弈对于自己充实后宫都是举双手赞成,但李倓还是秉承着自己一贯的宁缺毋滥的原则,没有对这件事点头。
省试的事在二十六人的去处全部都公布了之后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在这期间,洪源和杜黄裳的文章已经公布出去了,几乎整个大唐的文人对于这两人分别斩获了状元和榜眼都是没有任何的意见的。
只不过对于这两人的排名,但是有了一点争议,但是也算是势均力敌,这样的评论,李倓和大唐的官吏们大都是鼓励的,毕竟一下子涌现出这么两个人才,会让跟他们一样的人才对省试更加的用功,对大唐的整个栓选官吏都是有着十分的好处的。
这里面唯一的输家,就算是吏部了。
之前吏部的老尚书曾经说自己到太极宫中去找过李倓,当然他最终没有去,之后对自己手下的几个侍郎说这件事李倓的主意已经定了,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再之后,就在洪源和杜黄裳等二十六人启程赴任的当天,老尚书忽然之间告老还乡了。
他的岁数的确是大了,但是按照之前的计划这一年还没有告老还乡的计划,这一下子啥也没说忽然之间走了,让整个吏部都有点炸毛了。
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有点优越感,觉得自己是六部的老大,从来都是他们盘剥别人的,这一次竟然被别人给盘剥了,于是乎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朝堂上,三位吏部侍郎一起向李倓发难。
他们职责尚书省做出无谓的夺权,把他们栓选进士做官的权力跟拿走了,让吏部上下十分的惶恐,让兢兢业业的吏部尚书愤而回乡,他们作为见证者,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得为自己的衙门发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