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帝的蒸汽纺织是扩大了纺织业,让更多的富商和贵族们习惯了购买更多的廉价衣服,让更多的人可以一年买上一件新衣服。 王兰陵的技术提升,就是产业升级,就是以超出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和伟力,以大量廉价布料和更高审美的衣服冲击了中低端市场。 这个市场才是广大农村妇女和农村家庭们副业,也就是除了种田之外,最大的收入,乃至于超过了养殖部分。 帝国的商品市场其实并不大,王兰陵以一县之力挤占了三个州的市场,让成千上万的妇女,几十万的家庭受到了严重打击! 放在现代社会,就是在某个商品的市场份额里,一个县占据了周边三个省的市场。 这在现代社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时代,王兰陵所做的事情,不亚于一场地动山摇的天灾! 牧州五千万人,一年里买衣服的人不会超过十万人,王兰陵的千人工厂每天可以出产六百件运动服,一年就是二十二万多件,大致可以满足附近三个州的需求。 市场并不需要完全饱和,一些人买不到新款衣服,会让之后的销量更稳固一些。 这还只是衣服,再配合廉价的布匹,直接就把那些土布给冲击得血本无归。 兰陵县的布,由于是机器生产,生产技术先进,做工精良,布料细密柔软,做成衣服穿着舒适、耐穿。 土布因是手工纺织的,亦称粗布,纱粗布厚,做工粗糙,制成衣服舒适感极差。 穿上的感觉不一样,看上去的感觉也是不一样。 兰陵县的染色均匀鲜艳、不易褪色。 土布染色效果较差、颜色单调。 还有就是效率、产量差距极大,手工不无法与机器相比,这边的布匹就算是经过几个中间商,价格也比土布要便宜。 不仅是群众们选择了兰陵县的布,就连那些贵族也选择这个。 他们不仅是穿着王兰陵这边的高档服装,还经营了这方面的业务。 每月各地的经销商都会聚拢在造纸厂、纺织厂外面打架,争抢这些货物的购买名额。 每个月都有一两万的服装和几万匹的布料被运输到繁华地方,被城中的大姑娘小姑娘们争相购买。 帝国的购买能力正在不断的提升,那些小作坊式的农家经济,满足不了日益提升的精神需要和攀比心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