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沪城又来信了-《一九八一年》


    第(2/3)页

    我家用不着做出头椽子,主动挂上公家的牌子,是为了避祸,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要是挂上公家的牌子,产业被人家收走了咋办呢?”

    “不会的,现在的政府再也不会随意没收任何人的财产。”

    “公家派来干部,我家再也做不了主那也不行啊!”

    “所以我们要在挂上集体牌子前谈好条件,自主经营是底线。”

    “公家给牌子却做不了主,有可能吗?人家图什么?”

    “政绩、就业岗位,还有点管理费。妈妈,你没瞧见满大街的待业青年啊?国家要安排这许多人工作,压力大着呢。”

    “也是,反正房子都租了,就听你的,咱们试试看吧!”

    “五表姐又来信了,她说‘双肩包’好卖得很,问能不能多送些货过去,她认为反正是自己家做的,干嘛不多找些人多做些?”

    徐若男申请做个体户买卖服装、箱包真的很容易,也有可能沪城的工作效率要比其他地方高的缘故。

    报告到了街道办,当天就批了,因为黄锦兰家有两个待业青年,本来就属于扶持就业的家庭。

    街道办主任还帮着打电话联系工商所,指点徐若男该怎么办手续,半个月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徐若男暂时没有雇人,都是自己打理生意,她暂时没法也不敢去南方进货,都是从自由市场的二道贩子手里批发。

    第一次进货时,黄锦兰带着徐胜男自始至终陪着五丫头。

    有了黄锦兰这个老商业在一旁盯着,二道贩子还就真不敢欺负人,给的货还算地道,价格也公道。

    虽然货物已经最少过了两道手差价不大,但是好在徐胜男租下的是个三十几平方米的铺子,买东西的人信任度高一些,她的生意还算好做。

    黄瀚临走时就特意叮嘱徐若男放开手脚,店面不能小,市口不能差,用不着担心扎堆,街面上的服装店越多越好。

    并且表态起步阶段用不着怕亏本,本钱不够时,再给她出四千块都不成问题。

    有了这个承诺就是坚强的后盾。

    沪城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已经开始多了起来,店面房的价值一直在飙升,租金越来越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