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会用吗?” 见刘春来看着办工桌上那只有不到半米长,三十公分高左右,主要部位就是一个表面非常光滑的大滚筒的油印机发呆,彭广远问他。 刘春来摇头。 他上小学的时候,城市里的学校,已经使用激光打印机跟复印机了。 哪里见过这种到这个时代听过好些次,甚至记忆中高中复习生涯大多数时间都是做学校用很薄纸张油印的卷子的装备? 太特么的古老了。 “旁边这块钢板,是用来刻字的蜡纸,用钢笔刻字,字的笔划部位就会被刻掉,然后把蜡纸卷在滚筒上,用这小小刷子把墨汁刷在上面,摇动一圈,就印出来一张……”彭广远对刘春来介绍着,“摇的时候,一定得注意蜡纸不要烂了,否则就得重新刻;另外,每次涂墨汁的时候,还得注意蜡纸不要褶皱了,那样也会容易出问题……” 要是是师范生,根本就不需要他教。 师范生,是需要学会如何使用油印机的。 “要不,我帮你印?”彭广远问刘春来。 刘春来摇头,“彭校长,你去忙你的吧,我这得学着印,以后印的资料可能会很多。我这几个人呢。” 他总不能说我怕你泄题吧? 何况山城都找不到激光打印机跟复印机,从香江采购,估摸着这玩意儿也不会便宜,先将就着用这个吧。 “田明发,你不是字写得好嘛,你来刻蜡纸。这是考试题,不准泄露出去。” 刘春来见田明发跃跃欲试,索性就让他来。 这狗曰的干活不行,倒是写得一手好字。 至少,比刘春来写的好。 刘九娃写毛笔字勉强还行。 刘大春仅仅只是认得了字,写得来一些。 “好!” 田明发直接接过刘春来递过来的作业本。 上面没有选择题,也没有填空题,全都是问答题,还有一些平常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用的数学计算。 “一会儿九哥帮着摇,得匀速;大春哥帮着刷墨。” 两人都没意见。 对于刘春来自己? 他当然是休息了。 当领导的,哪里能事必躬亲呢? 吩咐完后就盯着田明发用钢笔在蜡纸上刻字,这货小心翼翼的,速度很慢,但是字确实非常漂亮,不仅工整,还有笔锋。 看得刘春来都有些嫉妒了。 他的字只是一般。 在有了电脑的时代,几乎都没有几个时候需要用笔写字的。 最终,曾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练的书法,也就因为长时间没有写字而生疏了。 “你真打算借钱给公社贷款给全公社上学的人家?如果这些人不还,或是借着名义把钱领了,娃儿不送来读书呢?”刘九娃问刘春来。 他问这个,倒不是舍不得刘春来把钱借出去。 而是他太了解这个时代的人性了。 “我们的厂子,需要有文化的人,尤其是收录音机厂跟电视机厂,即使初中生,培养起来都需要很长时间,那些没文化的人,更难理解。以后大多数人都会进入咱们的厂子……”刘春来很无奈。 这里不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沿海,没有多少人涌入,想要寻找机会。 全县招人,问题不会太大。 可现在连自己大队的岗位都没有安排完。 扩大到全公社范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至于他们想借着名义拿钱不送孩子到学校,那也没有可能。孩子到学校,父母给公社写欠条或是同信用社签合同,钱直接转给学校。” 对于那种人,刘春来有的是办法。 刘九娃见他有准备,也就不吭声了。 他跟刘大春两人对于刘春来出的考试题,一点都不好奇。 倒是田明发,越刻越是脑壳痛,他发现,刘春来出的这些题,除了数学计算啥的,其他的题,连应用题,他都不会做。 比如:蒋建清用80块钱买了一头猪,发现太瘦,杀了不划算,以86块的价格卖给了李四;李四养了一段时间,又以96块卖给了蒋建清,蒋建清买回来后,发现猪还是太瘦,又以92块的价格卖给了李四……请问,蒋建清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在这笔猪生意中,赚了还是亏了,如果赚了,赚了多少,亏了多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