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吕红涛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好不容易,他们县里出了一家可以帮着挣外汇的企业,外汇可能数量还不大,结果得分一部分出去。 如同好不容易爱上了一个美女,眼看要结婚了,结果,美女还有个丈夫。 关键这美女好像觉得这些都跟她无关,男人多的是嘛。 要么三个人一起愉快地生活,要么就失去…… 太特么的恶心人了。 刘支书好不容易大方一回请客吃饭,奈何吕县长心情不好,一口都没吃。 “多的钱不还给我?”刘支书在吕红涛结账后,问道。 一顿饭,也就一块多钱。 可剩下的八块多,吕红涛根本就没有还的意思。 刘支书可不会讲什么面子。 “留着,等下次你们来了,再结账!吃了我这么多年,都把我吃穷了……”吕红涛没好气的说道。 “不要碧莲!”刘支书更是鄙视。 也不顾中午是休息时间,几人直接就往钢厂而去。 在燕山寺顶上,吕红涛跟许志强就试探过,刘春来就直接否定了不要钢铁厂。 吕红涛自然不能让钢厂继续按照原来的方案去拒绝刘春来,逼着他收下钢厂不是? 如同他说的,钢厂其实效益不算差。 至少,还是能自己养活自己的。 唯独就是设备早就已经老旧。 红旗钢厂,在1939年由一个铁匠作坊发展而来,抗战爆发之前,跟天府机械厂属于一体,拥有冶炼能力,提供枪炮的各种金属配件材料。 在抗战爆发后,机械厂跟钢厂分开。 后来新中国成立,国家发展工业,三线建设时期,运回了一条罗马尼亚的钢铁生产线,从此就变得辉煌。 同样也是因为军品订单大幅度减少,生产计划大幅度削减,这家厂就开始没有了什么订单。 除了机械厂需要的一些铸铁、钢材等,以前都是生产农业水利工程配套的钢管等。 整个厂,是蓬县规模最大的实体单位。 干部职工八百多人,占地规模,也是相当庞大的…… 三座庞大的砖瓦结构老式厂房,圆弧形的顶子,高高耸立的烟囱,老远就能看到。 这在县城东北角。 煤炭是从隔壁吕山县运回来的;铁矿石则是从隔壁的陇县以及嘉陵江上游的区域运回来。 可现在,钢厂的烟囱,也没有冒烟。 锈迹斑斑的选矿塔静静地矗立着,如同迟暮的老人。 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让熔炼炉点火开工一次。 工厂旁边,有着一个小山包,在山脚下的平地上,这家无论是厂房还是三层的办公楼,都是布满了苔藓,看起来一片萧条。 场内的水泥路,早就已经开裂。 因为走的人少,不少裂缝中都已经冒出了草。道路两边,草更是疯狂涨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效益太差,连厂里的绿化都没人管理了。 “曾经,这里是整个县城最辉煌,最红火的工厂,周边几个县修提灌站等使用的钢管、自来钢管,都是从这厂里生产的。” 吕红涛对着刘春来几人介绍着。 一脸落寞。 “如果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未来几十年,同样也会成为县里最红火的产业,比卷烟厂能创造的价值更大……”刘春来想着后面几十年,钢铁工业的发展,确实非常快速。 尤其是国家大搞基础工程建设的时候。 就连现在,建筑用的螺纹钢,那也都是不容易买到的。 不是钢厂不愿意生产这个。 距离市场太远了。 要从外面运煤炭回来,铁矿石也得从外面运回来…… 生产成本本来就高。 加上运输成本,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所以,县里最终决定,停止了大规模的生产。 “你那不要?”吕红涛无法理解刘春来的想法。 县城卷烟厂,一年可是能挣好上百万。 既然钢厂未来前景更大,刘春来怎么会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