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吴二娃在跟房东签了合同后,给了3000块钱,说先租一个月。 房东倒也没有意见。 反正这种遇到的多了去了,很多人都是一个月不到就关门大吉。 现在房东的房子都还挂着上一次租房子人的招牌,叫啥“XX国际贸易公司”,XX这两个字,已经看不清楚了。 “咱们得弄个招牌。旁边不是有好几家做服装的么?学他们把这房子打整一下。另外,可以招几个人了。”吴二娃拿着房东写得歪歪扭扭的收款凭据,一脸笑容。 应付了这一次,等刘春来做决定。 以后要继续留在这边,可能就得跟房东签长期租房合同了。 “弄啥招牌?周围不是香江的,就是湾湾的,要不然就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总不至于咱们弄个葫芦村吧?” 由吴二娃几人搞的服装贸易公司,直接就是用了刘春来他们春雨的名字。 就叫春雨服装贸易公司。 为了让这公司顺利发展下去,同样是集体所有制控股下的股份公司。 春雨服装厂控股51%,刘春来也拿着17%的股份,算是第二大股东,毕竟钱啥的都是他出的。 就连在蓉城,周蓉跟刘龙成立的,也是这样的比例。 反正现在成立公司容易。 只要是集体所有制,都没问题。 唯独就是需要跑的部门多一些,有支持的单位开绿灯的情况下,自然都不是问题。 跟周围的动不动带国际字样的比起来,确实有些不上台面。 “要不,咱们也把国际两个字给加上?说明咱们是面向全球的。”吴二娃想了想,琢磨着别人都是国外的,他们居然是一个村的牌子,确实有些掉分。 “春雨(国际)服装贸易有限公司?”白紫烟疑惑地问吴二娃,“名字不都变了?” “葫芦村春雨(国际)服装贸易有限公司,高大上!”吴二娃觉得,这个名字很完美,“至少比隔壁那家香江的的强多了。一听就知道他们那是私人小单位……” 吴二娃并不了解隔壁的公司情况。 但是一个姓,能有多大? 现在的他,可不是刚来时候那么没见识。 香江确实有钱。 就特么巴掌那么大,还没他们山城大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