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节 生产民族(1)-《宋耻》


    第(3/3)页

    李慢侯摇摇头:“通商是互利的。你们花了钱,买到了百货。我到更希望你们也有货物卖给我。实话告诉你,我开始发愁金子多了。我在大东洲发现了一处金矿,几年前就有人发现了,今年突然爆发,好几万人跑去了哪里淘金。一年淘回了一百万两金子,愁死我了!”

    美洲的淘金热终于爆发,地点还是加利福尼亚那一块,因为那里的金沙就在河里,但凡见过黄金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而见过金子的人,多了去了。李慢侯流放到美洲的官员数量极多,那个官员没见过金子?

    他在美洲建立了十二个殖民点,其中一个就位于加州三角洲,是第四都。也就是第四个建立的屯堡,李慢侯对屯堡的建立有一定的要求,最好要有避风港湾,最好位于大河入口,方便停泊和沿河开拓,这样的地理位置并不多。因此加州以北,只找到了三处符合要求的,加州这里就是第四都。都是都保的意思,修建的屯堡规模不大,每座一千人,设一个都保长管理。

    第四都设立到今年,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几年前他们就发现了金沙。保长约束众人保守秘密,独自开采。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是一个有私心的官员,写信到国内给自己的亲戚,希望让他几个侄子跟着来发财,他虽然是流放之身,终生是回不去了,可还希望落叶归根,死后尸骨能迁回祖坟,因为被流放,他成为家族耻辱,如果不能讨好亲族,那是不可能进祖坟的。

    发了财的几个侄子,又招来了更多的亲戚。最初的金沙实在是太好淘了,美国人自己淤积,大概七年的淘金潮,淘到的黄金高达一千两百万盎司,折合宋两高达九百万两,一年就有一百多万两,这可是黄金啊。一两就是十几两白银,一百多贯铜钱。

    大量黄金流入,立刻就将金价压低,贬值将近一成,从过去一两黄金兑换十二两白银的比价,下降到了十一两。这还是在日本白银持续涌入的情况下,意味着黄金流入速度,已经超过了白银。

    日本的铜矿也在持续流入中国,用来装在矿石的船越早越大,两万石海船已经烂大街,这可是比南海一号大三倍的家伙。当然对于技术来讲,这不算什么突破,因为影响船舶大小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原料,有多长的龙骨,就能造出多大的商船。要建造这种两万石的大海船,需要生长了几百年的大料,制造大船,更多是商业上的突破,而不是技术上的。因为大批量建造大船,背后意味着大批量从深山老林中砍伐树木。

    这种几百年的巨木,东北的深山里多的是,只是不好砍,更不好运。

    大量铜矿流入山东,冶炼之后,铸造成铜钱,已经将铜钱铸造量恢复到了每年一百万贯的水平。加上钱票纸币的规范流通,彻底解决了大宋的钱荒,钱荒是解决了,可涌入的货币过多,如果没有相应的货物产出,通货膨胀势必会出现。

    如今白银、黄金也在大量流入,加剧了通胀风险。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通胀,大城市的物价攀升,不全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有通胀的因素存在。

    大石也很苦恼,西域商道基本上就是中国货物支撑起来的,一道关卡一道关卡的流通到西方,哪怕层层抽税,让欧洲人用等价的黄金购买丝绸,却依然供不应求。原装的大宋丝绸稀缺,二次加工的大秦丝绸泛滥。

    大石也很想把西域的物产卖给宋人啊,谁不知道,真正有钱的还是宋人。

    可是:“你们要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