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节 三圣(1)-《宋耻》
第(2/3)页
赵楷道:“是啊父皇。只要你我三人走了,他们找谁要一百万两金子去。就算要钱,等你我回了大宋,给他们筹钱便是。如今坐困愁城,也不是办法。”
老宋这才一狠心,低声说了句:“走!”
说不惊扰其他人,可是已经有人看见了,也打算凑上来,却被陈忠的手下给挡下了,明晃晃的刀子逼着,他们只能看着他们的皇帝,再一次抛弃他们。最后营地里想起了呜呜的哭声,老惨了。
三个皇帝很快被安排骑上好马,有骑手一边自己骑马,一边牵着他们的马,两旁还有骑手护着他们,担心他们掉下马。
一路奔驰了一百多里,天亮前终于赶到了信州城外,信州城们紧闭,场外码头上,却有一艘帆桨船。不敢进城,让三个皇帝赶紧登船,船工立刻开船,顺流而下,进入辽河。
帆桨船速度很快,顺流而下,不比骑马满多少。可依然过了十几天,还在辽河上飘着,老宋从船舱里看去,看见了一座大城。
“这是辽阳府吧?”
老宋问道,他一路进入辽东,见过不少城池,但却没有经过辽阳,看到一座雄城,甚至比金上京还大,心想辽河上大概也就辽阳府可能有这样的规模。
他猜的不错:“陛下真是慧眼,此城正是辽阳。辽国东京,如今是挞懒的都城。”
“这挞懒是敌是友?”
老宋问道。
陈忠道:“挞懒势穷,得罪不起燕王。如今与燕王通贡,常来贸易。小民认得几个做买卖的燕王贡团,等进了辽阳,小民去寻得他们。求他们带三位陛下回国。还委屈三位陛下,充作小人家眷,以免泄露行踪!”
老宋道:“还是你想的周全。挞懒毕竟是金国旧臣,还是小心为上。”
说着,船靠上了辽阳码头,陈忠叮嘱一番,自己上岸进城了。去了半日有余,终于带来了几个商人模样的人物,这几个人让老宋他们等着。
又等了半日,天色昏暗的时候,有一艘海船停靠在码头的海船泊位上。陈忠让三个皇帝移驾,快速登上海船。在海船酸臭的船舱里窝了一夜,第二天才开船。
如此漂流了一个多月,等到船停靠在岸边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臭人。
“王爷。有必要这样?”
越国公主挺着一个大肚子,愤愤的说道。
“还不是因为你们赵家人心眼小!”
李慢侯说道。
“怎么就小了?”
“我敢正大光明去迎接三个皇帝?赵构还不得疯了!”
赵嬛嬛冷哼一声不说话。
燕王这个最有权势的王爷,将几个前皇帝接到最强大的东藩境内,赵构会睡不着觉的。
“那也不用在这里干等着,我们去登州等着不行吗。”
“演戏就得演的真一点,不然要惹麻烦的。”
宋徽宗的商船已经到了登州。
老皇帝依然不敢下船,三个皇帝躲在船舱里,偷偷摸出去,趴在船舷上眺望。
这是登州?
他们有些难以置信,太热闹了,热闹的仿佛换了一个人间。码头上人头攒动,牛车、马车往来不断,车夫的吆喝声,谩骂声不绝于耳,不断传来车夫的鞭饷。人马车流进出的城门正对着码头,城门并不是一座,而是十几座,为了方便车马进出,几乎把城墙都拆了。城门之间,则矗立着碉楼。
因为通海,如今登州也是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大城市了,不过还是比不了南边的胶州港,哪里的人口都超过三十万了,跟齐州并列为东藩最大的城市。主要是因为登州往北,胶州往南,显然最繁盛的贸易线还是在南方。同为南方港口的海州,发展也不错,也已经有十万人规模,李慢侯以前觉得海州没有前途,谁知道棉花挽救了这片土地平坦的沃土。缠绵带沿着山东南岸一直蔓延到海州,海州的棉田规模广大,而且发展出了庞大的加工业。只可惜港口还是被胶州压制,海州只做内贸,跨海贸易的棉布依然是经由胶州和登州出海。
“只知燕王能领兵,不想治国也不错。登州称得上物阜民丰了!”
赵楷感慨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