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扩军备战-《宋耻》
第(3/3)页
这让李慢侯多了个心眼,知道以后要诏安土匪,先报自己的自号,那两个公主的剩余价值看来还有很多。
公主既然给了那么多钱,就有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以做,李慢侯打算筑城。
他的军营驻扎在城北一片废弃的岗子上。这片岗子,叫做蜀冈,其实是一片城市遗址。是唐朝时期的子城,也是唐朝早期扬州城。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官府就在子城南方修建了规模更大的罗城。唐末、五代时期,扬州再次毁于战火,宋代是在五代后周的基础上加以修补,城市规模比唐代大大收缩,唐代子城完全被废弃。
可是唐朝人建城军事目的是第一,所以唐代早期的子城遗址,其实是一块战略要地,是整个扬州附近的高点。站在岗子上,可以俯瞰整个扬州城。这都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军事学修养,几个西军老兵第一眼就选中了这里作为军营,恰好这里位于城外,跟主城墙隔着一条护城河,又早被废弃了,扬州知州痛快的安排李慢侯将军营扎在这里,并且帮忙赶走了一群岗子下,城墙边的流浪汉。
由于这里的军事价值,李慢侯一直舍不得放弃这里,可是不放弃这里的话,一旦战争打响,他的部队就没有城墙保护,现在好了,有钱了,可以两全,那就是重建唐子城!
这事还真是有钱就行。作为一座城市,高等文明的聚落,扬州城里各种分工的职业都能找到。巧的是,李慢侯需要的这批人现在正好闲了下来。扬州作为李纲计划中的沿淮帅府驻地,已经让当地官府修整加固了一年多,以前的残缺已经修缮。大量泥瓦匠闲了下来,李慢侯立刻让侯东帮忙找一批刚刚通过扬州城练过手的工匠。
“对,整个包起来!”
李慢侯带着一批头发花白的老工匠在岗子上看地形,他要求将岗子全包起来,或者说在唐子城的遗址上,重新将城墙竖起来,以前的老城墙早就没了,城砖都被扒干净了,不知道是居民盖了房子,还是地方官拿去修了城墙。
“城墙不要这么平。你给我加一些凸出,对对,就是马面!”
双方在地上画起了草图,李慢侯将棱堡的概念直接甩了出来,没想到这些工匠竟然也知道。其实五代时期就出现了,现在的城墙就有这样的设计,只不过只在城门两侧建造,用于屯兵的马棚。而李慢侯要求正面城墙上都要设计马面,这样城墙就没有死角,可以不用站在城头往下射箭,而且可以站在凸出马面上朝侧面射击,这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自己安全性的提高,就意味着敌人的安全性下降。只是造价会高很多,但他现在不差钱。
“护城河要通。挖出来的土不用烧砖,就垫在岗子上,夯实了。砖去别处买!”
工匠建议挖开早就已经废弃的护城河,用河泥烧砖的建议李慢侯否决了,他有一个小心思。他知道这座城池一直下面埋着东西,尽量留给后人吧。李慢侯不知道的是,这下面埋着的,可不仅仅是唐代的遗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因为邗沟而修建了城池,供吴王夫差屯粮和北上争霸中原之用。
也许这座岗子之所以成为高点,就是一代代人重修城池的时候反复加高的。现在李慢侯同样继续加高地基,多少也能增加一点有利地形。
“城里肯定得有营房。给我修一批粮仓,放到南边,靠着城门两侧。”
如果筑城的话,肯定就跟南边的旧城成犄角之势,金军不可能进攻南门,因为他不可能将自己置于两城之间的危险地带。两座城之间还有护城河,还可以方便运输,反正金兵不善于水战,不可能冲击水道。真冲击水道更好,两道城墙夹攻,来多少死多少。
而护城河几乎可以利用瘦西湖,因为瘦西湖本来就是唐朝的护城河,十分宽阔,上面甚至能摆开战船。金兵要跨越这样的护城河,然后蚁附攻城,很难想象他们能攻下这座城市。但历史上偏偏这座城市里皇帝赵构仓惶而逃,引发官员、百姓跟着逃,导致金兵几乎是直接冲进城,接着屠城后放火少了这座历史名城,史称维扬之变。
“只要不缺钱,一个月城墙就能筑起来。里边的屋舍的话,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完工。”
工匠解释着工期。
李慢侯点头:“放心。钱管够。回头你开个工料单我看看。城墙一定要修的坚固,晚一点都不怕!”
李慢侯不认为金兵两个月内能打过来,北方还有那么多城市呢,李纲的防线不可能起不到一点作用。甚至筑城本身,就是一种备案,用到的可能性不大,也希望用不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