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堕落吗? 其实,这就是人生。 没有家奴,难道让新朝新贵们事事亲力亲为? 家奴制是要瓦解,但也要满意新贵们的需要。 当初瓦解大明的“家奴制”,打击的是旧的豪门大家,对此手下人会拍手叫好,干翻旧权贵,新贵们才能分到更多利益。但是如果新贵们在新的制度下,无法受益,那么他们自然会成为新政的反对者。 所以在通过打击投献、自卖等手段,从根本上瓦解旧家奴制的同时。从事海外贸易的新贵们利用法律上的“漏洞”开辟了海外婢女贸易,这个贸易充满罪恶不假,但却也缓解了很多矛盾。 这些豪门大户的名下,现在谁家里没有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的各国婢女。也正是在她们的侍奉下,他们依然过着人上人的生活,甚至轻松惬意远甚于过去,那些顶着“书香门第”的人家,用起奴婢来,可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毕竟,但凡是人,都乐意享受他人的侍奉……那怕是朱国强同样也是如此。 得,这也是人的本性。 一行人在街上逛上,置身于文德桥,看着远处的文德街,朱国强驻足的桥上,凝视着熙攘的街道,街上的人头攒动。有很多都是年青的士子,他们不仅年青,而且……大都穿着奇装异服者,甚至可以用争奇斗艳来形容。 “老爷,国子监就在附近,这些都是各地过来考国了监的生员。” 方以智轻声说道。 国子监每年都有一次入学考试,来自各地的读书人齐聚文德街一带,但真正让朱国强看傻了眼前的,恐怕还是那些读书人的打扮! 那些读书人里,有不少人都是穿着类似女装的衣着到处招摇。见状,朱国强皱眉道。 “他们穿的这是什么玩意?” 方以智说道。 “老爷,这就是报上报谓的“妖装”,其实从世宗大江南北就时兴这样穿法,女子将发髻晚起,穿宽松大袍;男子却喜好着短衣和修身裙,远远看去,与女子一般。在苏杭一带,有一首民谣,“苏州三件好新闻:男儿桌条红围领,女儿倒要包网巾,贫儿打扮富儿形。”,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苏杭一带,在其他地方也都如此。人们所穿的衣服,更是五花八门,男女混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