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金矿继续招收采矿劳役,提供免费的吃穿住行,每月底发工钱,若有意外死伤,矿上会给予其家人赔偿,保家人衣食无忧。” “设立免费蒙学和县学,优先招收矿工人家的孩子,在蒙学和县学内的一应束脩,餐食,笔墨纸砚等全部免费。其次其他人家进入县学只免除束脩。” “永安县生产的核桃从今年起成为贡品之一,十年内朝廷都会以超出市价的价格收购最少五万斤。” 每念一道,围观的百姓就忍不住惊呼一声。 念到最后,百姓们已然是激动地难以言表。 这上面的每一道诏令,可以说都实实在在落在了他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一个少年鼓起勇气往前凑了凑,“大人,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吗?” “那是当然,这告示上的内容可都是本官从陛下的圣旨上誊抄下来的,请圣旨。” 明黄绣五爪蟠龙的圣旨打开,百姓一惊,呼啦啦跪了一地。 “告示上的内容可都是当今陛下亲手写就,本官一字字誊抄下来,是怕诸位看不清上头的字,万万没有一句作假。这些都是真的。” 圣旨都出来了,这下哪还有人在质疑。 激动之下忙高呼万岁。 邱师爷有忙把圣旨给收起来,让跪了一地的百姓起来,“圣旨第一第二条从今年起便会施行,有符合第三条情况的百姓从现在起便可去县衙登记,等京城的拨款一到,即可发放给诸位。第四条想要报名的百姓也可以从即刻去县衙报名了,十天之后县衙会拍马车把人送到金矿处。第五条的义务蒙学和县学已经在选择合适的地址,选好之后便会开始建造,这个会慢些,还请百姓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第六条,核桃每年丰收的时候,都会派人前来收购,到时候大家都准备好你们的核桃等着收银子就行了。” 百姓们听着已经开始在心里思量起来了。 有些一起过来的不由低声私语。 “赵老二家的,你家男人不是因为去挖矿瘸了一条腿吗,照告示上说的也可以领好些年抚恤银呢。” 被叫赵老二家的那位妇人轻点了点头,憔悴的面上也多了几分光彩,“待会回家,我就带他去县衙看看。” “说起来,我也想让我那大儿子去报名挖矿了,吃穿住行全都包不说,每个月还有工钱拿,再说了他们现在也算是给朝廷挖矿,肯定不会像之前那样让他们累死累活地干活。最重要是,家里的孩子能免费念书了。” “我家有半个山腰的核桃树呢,到时候光卖核桃,应该就有不少进帐了。” 听着周围乡亲低低的说话声,邱师爷招招手让那几位说书先生过来些。 等人过来了才问道:“诸位可都记住我方才说的那些话了?” 几位说书先生对视一眼,齐齐拱手,“回大人,记得牢牢的。” “那就好,后面就多靠几位先生来多多宣扬了。” “不敢当不敢当,草民定当全力以赴,争取让全县的百姓都听见陛下这道圣旨上的六条内容。” “如此最好,”邱师爷朝他们拱拱手,“县衙还有要事,本官就先走一步了。” “大人,”其中一位说书先生有些犹豫地叫住了师爷,“草民还有一事相询。” “先生请讲。” 那位说书先生拱拱手道,“是这样的,草民家中有一犬子,年二十有六,是个秀才,当年府试三百人也是得了前十一名的成绩,只因有一年因为救一位在火里的孩子出了意外,脸上被火烧伤留了一道疤痕,无法在往上考了。不知像犬子这样的,到时候可否能去咱们县城免费的蒙学里当个先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