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夫人在知道家里两个庶女自己跑去畅园报了名的时候已经晚了,跟着便想到这事肯定也是自家老爷透露的,一连三天都气得都没让苏尚书进自己的院子。 但生气归生气,名额已经报上断没有再划掉的可能,再说她也不敢跟秦鸢夫人提这个要求。 她清楚,秦鸢夫人虽然不喜官员纳妾,但对于庶出子女却没有太大偏见。 队庶出有偏见的是她们这些正室夫人们。 事已至此,苏夫人只好把女儿和外甥女叫来,千叮咛万嘱咐,等到了女学后,决不能被两个庶出的妹妹给比下去。 对此苏嫚表示:“······” 她本来就是因着绍眉铁了心要去女学,怕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待得无趣才想跟着一起的,压根就没想着要好好念书。 娘亲这个要求,是不是有点太难为她了! 再说了,苏妙和苏婉就算在女学学得再好,也不过是两个庶女,天然便矮她一等,就算将来嫁人,夫家的身份也绝不会比她将来嫁的人高,甚至嫁过去也是个妾, 这又有什么好比的。 不过看母亲一副气头上的模样,苏嫚也只好含糊着应了。 此乃后话。 ** 户部尚书府中因着让苏尚书想让庶女进女学的事,夫妻俩闹得不欢而散。 英国公府在女学一事上却是要安静得多。 现如今住在英国公府的仅有两位主子。 英国公夫人和英国公府大小姐。 英国公夫人念佛茹素,沐笙却是个无肉不欢的。 母女俩鲜少坐在一起吃饭,这一晚也不例外。 沐笙在用过晚饭后去了母亲的院子,到了小佛堂外听见念经的声音便停了脚步,只站在原地安安静静地等着。 等到一段经念完,木鱼声也停了,才抬脚走进去。 “母亲。” 英国公夫人指了指对面的蒲团,“天色已晚,笙儿又过来作甚?” 沐笙在蒲团上跪坐下来,“今日女儿去了秦鸢夫人的赏菊宴,秦鸢夫人说她在创办女学,女儿便在宴会上报了名。” 英国公夫人眼帘终于动了动,却依旧什么都没说。 沐笙接着说道:“若进女学,便只能隔一段时日回家一次,府中大小琐事,还要劳烦母亲定夺。方嬷嬷擅长打理内务,常嬷嬷擅长与人交际,他们二人在女儿走后会过来辅助娘亲。另外府外的田庄铺子,现如今各掌柜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女儿只需每隔一段时间回来查账便可,母亲不必担心。” 英国公夫人捻动着手里的佛珠,垂着眼帘点了点头,“既然笙儿你已经安排妥当,那便去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