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生产力是基础、从事生产的单位是场所、生产所需的技术是手段,而资金和政策就是将这三大块整合到一起的粘合剂。 所以我认为,内阁做出的三五计划前瞻汇报是有希望实现的,大明银行会全程提供资金支持并进行严格管控,剩下的政策支持,就需要各部司衙、地方各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政策支持了。” 会场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即使很多各省的官员听的云里雾里,不明白葛安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仍旧觉得葛安很厉害的样子。 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葛安向着台下的朱允炆鞠躬致意,随后便昂首挺胸的走下讲台,那副神气的样子倒是颇有现在大明官员的几分德行了。 负责主持这次大会的是王雨森这位应天府尹,他等到葛安下台后才问道。 “还有想要发表意见的吗。” 好在这个会场不大,只有几百号人,要是乌泱泱坐个大几千的正大礼堂,估计王雨森的调门还得提高几个度。 会场内一片安静,在葛安发表完这一大篇支持的长谈阔论后,大家伙也没有几个愿意走上舞台去发表反对意见的。 毕竟就算持反对意见,也得能说出葛安这番高水平的对质理论才行。 总不能跑台上撒泼打滚耍无赖不是。 这个时候,一直坐着的朱允炆站了起来,他一起身,所有人都下意识跟着站起来。 几百道目光跟着朱允炆一直到其移步讲台之上。 王雨森恭谨的躬身致礼,随后快步退到一旁,让自己躲出所有人的视线范围内。 “既然没人说,那就朕说两句吧。” 朱允炆面向会场众人,两手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都坐下。” 皇帝站着却让百官落座这种事,也就朱允炆能做出来了。 等所有人躬身还礼惶恐坐下后,朱允炆才开口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五计划目前还没出台,内阁今天做的是前瞻报告,说实话,这份报告,朕今天也是第一次得知,所以朕跟你们一样,被内阁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开口,朱允炆先拿内阁打了个趣,让台下杨士奇等人都一阵心慌,连连告罪,也让会场内气氛遽然轻松下来。 “杨阁老做了前瞻汇报,许不忌附充了一下,大致讲了讲他们内阁打算制定的三五计划大概路线,总的来说呢就是两个字概括。 激进! 基础已经夯实好了,我们大明有吃不完的粮、花不完的钱,那下一步该怎么发展? 军方像燕王他们,就光想着打仗,觉得国家到了这一步,不打仗该干什么?” 会场内又是一片笑声。 是啊,国家繁荣富庶之后,不就是应该追求开疆辟土了。 打仗只是国家行为的一种,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种,如果朱允炆光想着打仗,从登基开始到今朝,就不会有明联,也不会有大明了。 以传统的步骑兵为主力,想要打到阿拉伯需要多久?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估计都得三四年,更别说遇到些许阻力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