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一支迤逦不知多少里的庞大队伍,正缓慢行进在由南京通往北京的京道之上。 旌旗招展、甲胄森然。 而在队伍的核心,则是一架巨大无比的车辂。 足足由十二匹高头阿拉伯马拉动,车厢之巨大,堪称地表移动的宫殿。 可着全大明有这般出行排面的,也就一个朱允炆了。 皇帝出行,本该是五辂,即为排场也为安全,太祖废金、革、象三辂,定出行规制为玉辂、木辂和九龙车,后九龙车废,木辂改为两架,一架通体涂丹。 到朱允炆这,排场简单却更占地方了。 原本被废的九龙车不仅捡了起来,还变成了十二龙车。 其实这东西就跟天子的冕服一样,扔在皇宫里一年都不见得用的到一次。 这是朱允炆第三次坐这般豪气的天子驾辂,但拉车的马都换了两代了。 所谓的花销,可能也就是用到的时候,几个宫娥、宦官拿着抹布仔细擦拭一遍,去去浮尘。 上好金丝楠造的车厢,只要保养得体,十几年还不至于蠹烂。 除了庞大的统一制式装备的京军之外,便是时刻围在天子驾辂旁的锦衣卫。 大军走京道直达北平,而后转山西,不走民间小道。 虽说是秋天庄稼地收完了,那也经不住十几万大军人脚马蹄的乱踩。 加上也担心走到泥泞地,大军遇到危险,匆忙间无法提速,那可不行。 “现在到哪了?” 车厢分内外两层,里间是朱允炆和双喜主仆二人,外间有随行负责的起居注和随时记载皇帝一言一行的翰林朗,以及几名大汉将军。 秘书班加安保班。 双喜打开窗户,一扇厚厚的小木板,探头出去问了一句。 “到凤阳府徐州地界了。” 一句凤阳府让朱允炆惊愕了一下,而后笑道:“本还以为要过些日子才能见到奎儿,没曾想这么快。” 天子圣驾至徐,徐州的官员不接驾可不行。 虽说凤阳府治在临濠,亦称中都,不过皇帝出行的路线是提前商量好的,都知道皇帝要从徐州过,就算见不到,那也得目送着离开。 如果朱文奎不愿意来接驾,那风阳府的官员就该怀疑朱文奎的身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