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一五计划收官(二)-《日月永在》


    第(3/3)页

    而且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在这本书里面,多次提及清朝以前的历朝历代,人口数基本都不会超过一至两千万的原因就是制度落后、官不恤民等一大堆责任归属问题,而大清朝人口四万万,赋银亦一度近亿,简直就是完美至极的统治朝代、大治盛世。

    但钱先生自己可能都忘了,他在抄录隋书的时候,将隋朝开皇年间的全国人口数‘近六千万’一个数没改的原封不动写上去了。

    包括提及隋炀帝大业初期,全国赋税、丁口亦有略升。

    写到唐贞观、开元两大盛世的时候,亦说‘唐之盛世,已恢复隋开皇年之水平。’

    这足以说明,隋唐两朝的丁口数就已经超过了六千万大关。

    连元修宋史,都承认南宋之繁荣富庶远超隋唐,口逾万万,这一点钱先生是视而不见的。

    ‘清朝之前,历朝历代无有人口过两千万者。’

    嗯,不知道他尴尬不。

    不否认雍正皇帝一体纳粮、摊丁入亩政策对人口的刺激,以及国家对百姓个人人身控制的放松使得人口出现大爆炸的正面功劳,但如此睁眼瞎的否认历代汉人王朝的成绩,也没见在东三省一度复辟的满清王朝溥仪帝封钱先生一个大学士职衔。

    “户部的汇总,朕记得当时内阁是建议摊派各省是吧。”

    朱允炆含笑问了一句:“那各省的成绩,又以哪个省最为拔尖啊。”

    “山西和江西。”

    户部尚书祁著取出一份‘成绩单’汇报道:“其中,山西是丁口数增加最多,足比建文六年时增加了一百三十四万余人,江西则是田亩数增幅最大,其勘合之上多了三十余万顷。”

    山西的煤商掌柜们、江西的地方士绅们的利益可谓是被这次一五计划毁了个一干二净。

    唯一可惜的,就是也没见这两个省蹦跶出来造个反。

    不然,还能顺势来一波打地主分田地。

    “这个成绩,诸卿与朕现在就与世长辞,也能昂首挺胸的笑对列祖列宗了!”

    由不得朱允炆不由衷发出这般的感慨,夏元吉和祁著两人更是笑容满面的起身奉承。

    “治隆唐宋,陛下之功,德盖千古!”

    “陛下之功,德盖千古!”

    大家伙争先恐后的跟上这记马屁,千古一帝这个名头,算是给朱允炆,坐瓷实了!

    (为这一章的数据查了一天资料,在史实的基础上稍微进行一下文学夸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