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重阳赋菊-《大唐之首席美食家》


    第(2/3)页

    身为皇太子的李亨甚感悲哀,他也是年近不惑之人了,不仅没当上皇帝,还处处招致父皇的戒备,打不了狐狸,反倒是惹了一身骚。

    也好在李亨一直谨慎小心,唯恐因此招致祸患,父皇在同一天一口气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他可不想成为那第四个。

    说来李亨也是可怜,千乘之尊,却日日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皇帝老儿又听信谁的谗言,一怒之下就来个赐死。

    这他娘的谁受得了!但更可悲的是,就连李亨自己都不晓得,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亨终于在肃州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然而六年后,他就一命呜呼了。

    好容易熬到了头,当上了皇帝,可宝座都还做热乎就一命呜呼了。

    况且那六年之内,天下纷乱,兵戈四起,李亨哪里享过什么福?

    李隆基越老,疑心越重,生怕皇太子太心急,哪天突然逼他退位了,因此这二人虽为父子,其实比仇人对仇人的戒备心还重。

    可奇怪的是,李豫乃是李亨之子,皇帝老儿却是对这个孙子十分宠爱。

    不过仔细想来,也不难理解。

    除非皇太子提前薨了,不然皇位怎么着也轮不到李豫的头上,既无利益牵扯,李隆基对孙子李豫自然没有必要提防了。

    再加之李豫能文能武,有太宗遗风,李隆基是打心里喜欢这个皇孙。

    一看到李豫,他就能想起年轻时的自己,说白了,李隆基是在孙子身上寻找逝去的青春年华。

    在杨玉环身上,李隆基寻找的同样是逝去的青春年华。

    而他在合炼院的丹炉里所寻找的,也不过如此。

    明则考究,实则解闷,赵玄默一代鸿儒,李隆基对此人也颇为敬重,三人于山池园中叙话。

    赵玄默自然而然就提及了菊园斗诗之事,一听斗诗,广平王殿下顿时兴致勃发,请老师详说斗诗之事。

    赵玄默今日因为见到唐云,读到了那篇神作,此时回想起来,仍觉得余味不觉。

    因此叙说得也十分有感情,祖孙二人不觉见竟听的入神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