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邯郸(二)-《大燕公子》


    第(2/3)页

    “王上,最主要的还是粮食,按辽地度量衡,为三千余万斤,足够我四十万大军三月所食。如此,加上我邯郸城原有粮食储备,足够我邯郸军民就食七、八个月了。”

    赵王与廉颇、乐乘三人闻此,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赵丹对三人感慨地道:“危难之际方见真情呀!家姊与我这个外甥,乃至平原君之妻,不亏为我赵国亲戚之人呀!”

    赵胜、廉颇、乐乘三人,都点了点头。

    就在赵王与众人探看秦军大营的同时,秦军主帅王陵,也带着王翦等众多秦军将领,在邯郸城外,察看邯郸城上赵军的守卫情况。

    主帅王陵以及秦军的众多将士,看着眼前高大雄伟的邯郸城墙,每个人都面色沉重。

    王陵指着邯郸城墙,对身后的秦军众将领道:“各位将军,这个邯郸城好生雄伟呀!”

    副将蒙骜听罢王陵的话后,点了点头,对王陵道:“将军,我等随武安君征战多年,攻破的城池不下百余座。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之伟城,就是楚国的郢都都比不上呀!”

    秦将蒙骜,这次被秦王嬴稷任命为王陵的副将。在十月份率十万秦军,来增援东路的秦军主力,并参与了攻打武安城的战斗。

    这个时候的蒙骜,还没有姬康前世那般赫赫有名。

    在秦军的众多将领中,也只能算是优秀。

    王陵听罢蒙骜的话后,点了点头,随即对秦军众将领道:“命我军,尽速打造攻城云梯,以及最新攻城器具——攻城塔。三日后,我军要对邯郸城发起总攻,务必一举拿下邯郸。”

    秦军众将领,齐声道:“诺。”

    这个时候,答应派兵增援赵国的魏王魏圉,日子并不好过。

    在九月份,秦军大举向赵国进犯的时候,赵王丹就派使者前来魏国都城大梁,拜见魏王魏圉。要求魏国按两国盟约规定,派兵增援赵国。

    魏圉在朝堂上,召集众臣,商量此事,没想到引起了激烈辩论。

    除魏相子顺,大臣周欣、子其等少数人,赞同魏国应按前段时间,与赵国上卿虞信签订的两国盟约,派兵增援赵国外。

    其余众多的大臣,都反对此时派兵增援赵国。反而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有大臣对魏王道:“王上,我魏国为什么这个时候,冒着得罪秦国的危险,要派兵去增援赵国呢?”

    魏相子顺,问这个大臣道:“何谓也?”

    这个大臣回答子顺道:“此番秦赵之战,秦若胜赵,则吾因而服焉;秦国若不胜赵,我魏国则可承其敝,而击之。这对我魏国来说,不是两全其美的事么?”

    子顺摇了摇头,对这个大臣道:“不然。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而今,又有白起等众多良将,何敝之承?”

    又有大臣对魏王道:“王上,纵使秦国大胜赵国,于我魏国何损?赵国被秦国打败,赵国遭到羞辱,乃我魏国之福也。”

    子顺又反驳这个大臣,对魏王道:“大王,秦国,乃贪婪、暴虐之国也。若秦国胜赵,必复他求。吾恐于时,我魏国就要受到秦国大军进犯了。”

    “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王上,如果我魏国不悟,赵国被秦所破,必祸患将及我魏国。这样的话,我魏国之人而同于燕雀乎!”

    魏王魏圉自己已收到了自己妹妹赵魏氏的来信,恳求自己派兵援助赵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