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到那时,将会比现在,更难处理。所以说,这是一项风险与收益并存之事。 思来想去,扶苏决定还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改造墨家,既然墨家能够影响其他人,那扶苏自然有信心可以影响墨家。 其实墨家传承至今,并非泥古不化,一成不变,这与儒家时刻高喊复古大不相同。 就比如说墨家明鬼,在墨子之后,墨家便很少再提,其原因便是发觉有一些地方已然与实际不相契合,所以,便逐步抛弃。 而那本册子,则是扶苏自己这些日子抽取时间编写而成,对于墨家的思想,与墨家接触这么久,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十分清楚。 故而,册子之中,尽量规避皇权与墨家的矛盾之处,在皇权和墨家思想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待到日后,扶苏自然不会让墨家在军中继续操办这些事项,墨者,将会全数替换成扶苏的亲信之人,墨家,在军中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远远不足以干预军中事务。 这亦是扶苏想着尝试一番后世的军政委制度,若是成功,自然可将兵权握在手中,同时,对于军队来说,在这个公元前的世界,亦是一个极大的创举。 要知道此时的士卒,根本不知道为谁而战,当初商鞅告诉秦人的答案是为了自己,只有战场立功,才可以获爵,才能享受尊荣,故而,秦人一个个前赴后继,展现出了强大的战力。 可时至今日,商鞅所创立的制度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且时过境迁,大秦已然实现了一统,再如此做法,便已是不妥当。 就比如现在,在这边境戍边四五年,都捞不到一个人头,获取军功,长此以来,谁愿意来这北疆? 需知在家种地打粮,比这不知道舒服安逸多少倍,士卒之所以卧冰尝雪,来这边疆受这种苦寒,不就是奔着军功来的么? “公子,墨楚师兄来了!”扶苏正思考间,看到子渝兴冲冲的走了进来,向自己传达这个消息,扶苏立即欢喜到不能自持。 “在哪里?” 看着扶苏兴奋地跑到外面,子渝亦是紧随其后。 “墨楚拜见公子。”看到扶苏朝自己走来,墨楚慌忙行礼。 “进营帐说话。”将墨楚请进营帐,扶苏才真正仔细打量了墨楚一眼。 此时的墨楚,与扶苏记忆中,已然是有着天壤之别。比之那时,墨楚削瘦了许多,面容也变的更加黝黑。 在北疆这一年多来,扶苏亦是从子渝那里知道,这边疆的几个郡,墨楚皆是走访过,对于军中的一些军械,墨楚亦是带着人去亲自察看,进行修缮。 扶苏心中亦是有些感动,只怕当时嬴政就已经动了要动蒙恬军权的意思,若是能借着公主出嫁,争取到一年的时间,届时,匈奴必定不会南下,这北疆防线便有了机会可以重新构造。 只不过,却是被扶苏生生的给搅和了! 为此,嬴政只能暂时按下这份心思,让墨楚来到了这北疆,加固城防工事,可以说,墨楚是为了给自己擦屁股,才来到了这北地边疆。嬴政便是料定匈奴使者无功而返,匈奴那边会产生什么波折,进而南下犯边。 在这个时候,自然不宜动蒙恬之军权,甚至要给外界一副君臣和睦的样子,而去年,匈奴也的确安安静静的没有动作。 而今年匈奴频繁的试探,便是昭然若揭,匈奴已然再也无法抑制自己那颗狼子野心,而蒙恬所掌握之军权,亦是不宜再拖。 接着这个机会,嬴政自然希望能够大败胡人,使胡人四五年之内,再也无法对边疆构成威胁,同时,又可以收拢军权,如此一来,便是两全其美。 墨楚亦是对扶苏的变化感到有些吃惊,扶苏比起一年前,明显成长了许多,在和灵焚子渝互通信件的过程之中,自然也是知道了有关于扶苏的一些事情。 看着扶苏的变化,墨楚心中亦是十分高兴,似乎扶苏与自己心目中所想,更近了一步。 扶苏亦是问起了墨楚在这边塞的所见所闻,眼下,扶苏急需的便是有关于这边塞的情况,这边塞百姓的情况如何,所修筑的防线如何等等都是扶苏想要了解的情况。 眼下,扶苏自然是没有时间去一一走访调查了,只能希望从墨楚的口中多了解一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