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九章 金属风暴-《军工重器》


    第(3/3)页

    次日。

    该武器研究所开始组织857近防炮的专家评审,杨帆是参与评审的专家,张晓东和罗六初虽然没有进入评审专家组,但也代表着东海所这家设计单位,将列席评审会。

    在评审会之前,大家先参加857近防炮的初样机。

    在这门初样机前面,857近防炮的总设计师苏海语气中透着自豪,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研发成果。

    这是第二代近防炮。

    由于技术力量基础薄弱,我国海军的小口径舰炮技术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051驱逐舰和053护卫舰等主力舰种,以及大量的导弹艇和护卫艇,只能以61式25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双57毫米舰炮和双37毫米舰炮为主。

    这种舰炮,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水平相当。

    七十年代末,我国研发76a式37毫米双联装自动防空火炮,采用全封闭结构,可使用342炮瞄雷达在3000米距离内打击飞机或导弹目标,成为当时的标准舰载近防炮。

    这是第一代近防炮,但和同时期世界各国普遍装备的多管加特林近防炮相比,技术性能已经落后。

    052型导弹驱逐舰需要性能更出众的近防炮,显然,76a型37毫米双联装近防炮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于是,857近防炮立项研制,也在后来被正式命名为730型30毫米近防炮,采用的是7管加特林设计,采用7根30毫米旋转炮管,射速最高可以达到4200发每分钟。

    苏海朗声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看到这门初样机,说实话,虽然脸上没有半点的表露,但杨帆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激动的。

    730型30毫米近防炮,他太熟悉了。

    也许现在它的性能还并不算世界先进,但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后,730型30毫米近防炮绝对是世界上最出色,最先进的近防炮之一。

    未来的052舰,需要的就是这样出色的近防炮。

    苏海的声音很洪亮,大家听得清清楚楚。

    他介绍道,857近防炮备弹640发,射速可分为高、中、低三挡可控,最大射速4200发每分钟,中等射速为2200发每分钟,低射速为1200发每分钟。

    在火控雷达和光电跟踪仪的控制下,具有多目标跟踪,解算能力,可同时跟踪打击多目标,具有拦截两马赫以下超音速导弹的能力,对飞机目标最大拦截距离为3500米,对导弹目标最大拦截距离为2500.....

    详细的介绍完基本性能之后,接下来是今天上午的重头戏。

    这门近防炮的试射。

    现场完全安静下来,很多人或是戴上了防噪音耳套,有的人干脆用手捂住双耳,眼睛振奋的看着不远处的那门近防炮。

    这是初样机。

    主要用于设计验证,实验用途的,还不是正式样机,但试射和正式样机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这门初样机的炮管吐出长长的火苗,七根炮管高速旋转,大量的子弹倾泻而出。

    几架微型无人机被打成了碎片,无一被漏掉。

    一切发出在顷刻之间!

    除了杨帆,除了苏海他们参研人员,其他人估计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惊讶不已,包括那些军方人员。

    我的老天!

    太厉害了!

    这是妥妥的金属风暴啊。

    ……………

    今日继续九千字,第二个三千字送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