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一段故事的结束,与新故事的开启-《重返2008年》


    第(3/3)页

    萧晓在尝试寻找合理的解释。

    李达摇摇头,道:“菜都是龙老师安排的,不过合理地推理一下就能得出答案了,每天有一个汤,这时候是在考试,所以会比较营养,应该会放骨头,天热怕上火,龙老师肯定会很细心地做不上火的汤,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海带排骨了。”

    “原来是这样。”

    萧晓认可了李达的推理过程。

    龙雅在前面也微微一笑。

    李达说她很细心,看来,她每天无声的关怀,李达还是能感受到的。

    感觉心情就像要飞起来了。

    “踩刹车踩刹车,速度别这么快。”

    李达再次提醒了一下司机。

    虽然这几天路况好,但李达觉得安全更重要。

    “噢。”

    龙雅默默降速了。

    算了,开车的时候就不飞了。

    “你们从刚才开始就在聊什么呢?”

    龙雅干脆地问出来了,李达见她好奇心这么强,便说起了来龙去脉。

    “那就是说你们数学都考得挺好咯?”

    龙雅也为李达感到高兴。

    “嗯,还没对答案的,不过我题目都做出来了。”

    “哇,这么厉害,要不你再猜个英语作文的题目呗!”

    龙雅说的跟萧晓一样。

    李达不禁给了个嫌弃的眼神。

    “我要真能猜到,那我就真的是神了。”

    “反正就是随便猜猜,你随便说说嘛!”

    龙雅是在试探性地提着不过分的要求,然后一步步得寸进尺。

    攻略李达,是持久战,她打算用比较长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所以平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李达就完全没想这么远,既然龙雅都这么说了,就随便猜一个吧。

    “我觉得吧,英语考试最有可能的,就是写一个职业的心得体会,一般是刚入职。可能是作报告,也可能是给人写信,以这种形式来出题。”

    李达在这里还是很有逻辑的,萧晓也点点头,道:“那我们晚上就写一篇以老师为主题的英语作文练练手吧。”

    说到这种题材,自然而然地就让人想到老师,或者学生转学到了某个地方。

    李达觉得萧晓这个题目还不错,就答应了。

    两人吃了晚饭,就开始写英语作文。

    萧晓的英语水平很好,作文很通顺,而李达就一般了。

    萧晓写的很好,这次换她给李达纠正了。

    “在文章里面适度加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会显得档次提高了很多,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引用名言,这个也是加分项。”

    “前提是我得记得。”

    李达手一摊,他的英语成绩顶多就是这样了。

    他这种水平的,只要单词不写错,不出语法问题就好了,通顺地写一篇作文,就ok了。

    他是这么想的。

    然而,次日,上午考了文综,下午的英语考试,李达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假设你是某中学的新老师李红,请给你的朋友张华写一封信。告诉他你第一天上课的情况,主要内容如下:1、描述课堂上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2、你的处理方式;3、谈谈你的感想。”

    what?

    李达昨天晚上和萧晓训练的作文差不多就是这么写的。

    因为要水一百二十个单词,所以一定要具体写某件事,然后过程,结尾,感想。

    这这这……

    李达开始脑瓜疼了。

    呆会我该怎么给萧晓解释这次真的是巧合?

    李达不禁捂住额头。

    首先,他可以肯定,这真的是巧合,但是这巧合中也有不巧合的地方。

    因为这试卷他肯定是做过的,只是不太记得了而已,或许是潜意识还记得,加上一些常规套路,还真的就蒙到了这个作文题。

    除了文综,在萧晓眼里,他都押题成功了,这这这……

    估计萧晓真的要开始怀疑他是不是会一点玄学的本事了。

    不过,猜对了题目,总归是一件好事。

    李达觉得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自己本以为高考题目都不记得了,结果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让他在巧合下,等于是记得了高考的题目,提前做出了准备,看来是天意要让他考个好成绩了。

    李达一边写着小作文,一边胡思乱想。

    当他将作文誊写在试卷上,最后一次检查了试卷没什么需要改的地方,李达长出了一口气。

    再一次,他提前交卷了。

    对李达而言,高考,结束了。

    他感觉身体都轻了许多,就像是一直绑缚在身上的锁链,在这一刻全部都解放了。

    也是,高考结束之后,他就可以去郡沙了,然后把重心放在公司上,带领公司迅速发展,然后,让洛冬青和唐悠悠,还有他的家人,都能获得幸福。

    李达感觉自己的血燃烧起来了。

    未来不知道会怎么样,他的拼搏都即将开始。

    “你该不会是穿越过来的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萧晓站在了李达的身后,一脸复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