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拨人是以衍圣公孔端友为核心的家伙们,为了自己的一些暗搓搓的想法,推波助澜。 那个阴险的毒蛇的尾巴,就是衍圣公孔端友! 黑水司的金国探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搅乱大宋这团水,让赵桓无暇北顾。 而衍圣公孔端友的目的也很简单。 当然不是颠覆皇权这种作死的事。 他孔端友要有这么大的胆子,程褚就不会那么为难了。 直接带着兵踹了门,人一抓一审,剁吧剁吧喂了野狼就是。 哪里有这么麻烦? 孔端友的第一道札子,劝自己止戈,之后赵桓就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第一次对李清照出手,目的是为了让大宋皇帝为了女人,再掀党争之祸。 其实孔端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宋的朝堂恢复到原来的模样,那他天下至圣后人的地位,就变得再次尊崇无比。 第二次出手是针对李清照,骂她是武则天,让赵桓猜忌李清照,然后逼迫赵桓转回汴京。 其实目的是阻拦赵桓的扩张欲望,让他回到汴京城里,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大宋”的皇帝。 大宋的皇帝是什么样的? 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和朝臣们勾心斗角,这才是常态。 但是现在的大宋,真的太陌生了。 陌生的孔端友都害怕起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宋突然变得如同睡狮睁开了眼一样。 这种陌生感让他恐慌,让他害怕,让他担忧,让他做出了这等行径,冷嘲热讽、夹棍带棒的做下这等事! 第三次出手,就是这篇反战的《吊古战场文》,这文其实文学造诣,非常值得肯定,表述思想也很正面。 反战嘛,反战必要的。如果穷兵黩武必然民不聊生。赵桓也一直在极力避免这种事的发生。 孔端友同样是整个《吊古战场文》事件的幕后黑手。 明里,暗里一共出手了四次! 赵桓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要罢黜了孔端友衍圣公的牌坊,然后将这个衍圣公的名头,挂在文庙孔子的身上。 他很想问问孔端友。 如此阴险小人的行径,他一个堂堂孔子后人,坐下这等事,不心虚吗?! 赵桓非常生气,这次杀回汴京,他要问问孔端友。那副眼睛是不是瞎,不要就闭上! 李清照怎么就龙漦易貌了? 自己带兵打仗,怎么就劳民伤财了?滥杀无辜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