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孟以非没聊工作,正和大家谈小说谈得热火朝天,商衡的小说已经三易其稿,从九万字增加到二十一万字又缩减到十五万字,这刚刚写了上半部。 他打算写上中下三部,大纲已经整理得差不多,光是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就有一箱子,梅先生等人为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商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斗志昂扬。 他对孟以非,对梅先生,王专员,白先生,还有约翰先生等人都特别感激。 梅先生轻笑:“商先生,你可莫要妄自菲薄,咱们小孟的眼光毒得很,他能放在眼里的,绝对没有庸人。” 商衡脸一下子红了。 就在孟以非一边养病,一边关注商衡这部作品的进展时,沈鸿熬了足足两个半月,熬得自己脸颊消瘦,一身疲敝,满脸沧桑,终于大作成。 当天他看着新鲜出炉的作品,小心翼翼地装订整齐,亲自拿着直奔他已经看好的登州出版社。 他没重生的那一世,这本小说正是在登州出版社付梓刊印,随即卖得洛阳纸贵,让商衡一书成名。 沈鸿投稿进行得还算顺利。 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沈平凡,言辞恳切地给登州出版社打了个电话,就立时有个编辑答应见他。 登州出版社的钱编辑是个老编辑,为人认真,对每一个来投稿的年轻人都很客气,只要文章写得不是特别糟糕,他一般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当下刚兴起,还未曾特别完善的白话文。 今天电话里听一个新作者,特别自信地说,他写了一本十八万字的长篇白话小说,希望能出版,钱编辑听了挺高兴,无论如何,一个新作者能踏踏实实写十八万字,那就很值得一看。 不过,钱编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他看了这些年的稿子,对新作者的毛病相当清楚,每个新作者都觉得自己第一本书就能写得特别好,立马就能成为大作家,但事实上,十个新作者的大作里面,也不一定有一个能说一声还行。 当然,这年头读书人少,文人也矜持,不是认认真真写好,反反复复修改,认为确实不错的作品,恐怕也不会拿出来给人看。 钱编辑听作者沈平凡自信满满,就不免也有些期待,一出门,在大门口看到沈鸿,心里也一赞,如果这位的文笔还可以,那他们出版社完全能把人签下来。 这年头,年轻,长得体面的作家,稀罕着呢。 客气了几句,钱编辑就接了稿子,大体翻了翻,他就不禁点头。 一本小说好还是不好,像这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大体上扫个几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眼下这稿子就瞧着很不错,虽然遣词用句上稍嫌稚嫩,文笔上也有些粗陋,可是稿子本身很厚重,说的只是家长里短,情情爱爱,可里面透露出来的对时代的思考,很有点意思。 钱编辑心里颇为喜悦。 但是沈鸿一开口,钱编辑就懵了。 “啊?不接受作价购稿?百分之三十的版税?”钱编辑懵了下,也不生气,只当沈鸿是新人,不懂规矩。 “沈先生,我们出版社合作八年的著名作家梁弘法先生,我们给出百分之十八的版税,这条件已经非常丰厚,如果你接受作价购稿,我可以做主给你千字三元的最高稿酬,这也是我权限范围内唯一能做的。” “或者,你可以选择百分之八的版费,你可以去打听一下,新人作家里面,我这个开价,已经很高很高。” 沈鸿皱眉,勉强道:“好,我再考虑考虑。” 他以前从没有写过稿子,也不知道钱编辑说的对不对。 但是,他对自己这一本小说信心十足,如果贱卖,非得心疼死他不可。 沈鸿好几个晚上翻来覆去地琢磨,终于下定决心要借一笔钱自费出版。 当初商衡就是自费出版的,一本书让他赚足了能花大半辈子的钱。 如果沈鸿能记住更多畅销书,他也不会在乎这一本,可他对自己的记忆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涯,他过得浑浑噩噩,能记住的有用的东西分明很少,沈鸿也是开始愁自己的生活之后才发现,原来重生也不是万能的。 他重生了,他有满腹才学,奈何这才学不足以让他享富贵。 沈鸿知道几个口碑还不错的放贷人,虽然利息稍微高了一点,可生意做得还算正规。 三天后,沈鸿借到钱,又同钱编辑谈合作,这次终于达成了协议。 一个月后。 沈平凡著作《大宅门旧事》正式发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