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起了作用-《人生一串》


    第(1/3)页

    冬子犹豫中,一是怕自己劝不好,二是怕加深误会。但在老板娘的压力之下,冬子已经没有什么思考时间了。更何况,如果自己的努力,能够拯救一个人,那也是功德。

    “好吧,我只是去试试,不一效。”效是武汉话,意思是有效果。

    “这就对了,救人的事,死马当作活马医,对不对?”

    老板娘这话,让冬子心里不舒服。人家是个人,怎么比成马呢?况且,人家只是悲伤,怎么可以用死这个字呢?就凭这点情绪,冬子坚定了去帮忙的决心。

    他自己经历过这种万念俱灰的时刻,知道此时人的多么绝望。同情心与责任感,逼迫冬子赶紧说到:“她在哪里?我现在就去。”

    老板娘赶紧说出了李雯的住院地方,还拿出一千元钱对冬子说:“不能空着手,起码得买点东西,这是个礼性,对不对?”

    冬子没有接这个钱,他说到:“我买点水果就行了,况且,她也不需要这些东西。”

    说完,冬子就跑进里屋,换了身衣服,出门了。

    在医院门口,冬子买了一点奶粉和水果,这是看病人最普通的东西,只花了不到两百块钱,就上楼了。

    找到李雯的病房,是个两人间,进门处是一个中年女病人,而靠近窗户那个病床上躺着李雯。当时,李雯床边没有一个人,冬子突然觉得辛酸,这样一个孤苦的人,与自己的处境是一样的。其实,后来知道,那是个误会,李雯的姑妈在医院,只是临时到医生那里去谈病情去了。

    李雯眼睛望着窗外,冬子进来进,她没有发现。当然,此刻,她不想理会任何人。冬子先给邻床的病人鞠躬致歉,对方要给他打招呼,他摆了摆手,示意暂时不要惊动李雯。

    冬子知道,此时对李雯的劝解,要小心,免得心动了她防备的脆弱心态。想当年,把母亲送上山之后,冬子回家,是睡了两天两夜的。不是真想睡觉,就是不想见任何人。

    冬子走到李雯的床前,此时李雯是背对着他的。冬子没暂时没有惊动她,只是看了看她床边的环境。冬子看到一个细节,李雯床下的鞋子是新的,床边的衣服,也是新的,看样子,她姑妈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对李雯照顾得很好。

    但是,床头柜上,一碗汤引起了冬子的注意,那是一碗鸡汤,已经凉了,上面一层黄色的油,很明显。可见,她姑妈是安心送饭来,但李雯没有吃。

    冬子小细翼翼地将这碗汤盖上,并且把它放入保温壶内。再用一张卫生纸,把桌面擦干净了。在冬子的印象中,李雯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如今,桌面的油渍,肯定会让她不舒服。

    冬子就在背后,李雯不可能没有感觉。但她以为是姑妈,所以没转身。而冬子酝酿了情绪后,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出手不凡。

    “李雯,你爸等着你给他烧七呢。”

    这句话,把李雯吓了一跳。因为这不是姑妈的声音,李雯转身望过来,发现是冬子,红肿的眼睛看了看冬子,摇了摇头,闭上了眼睛。

    所谓烧七,是指人死后第七天,要有个专门的仪式,请新逝之人回家吃午饭,午饭要留下死者的座位,添上饭,让他的亡魂回来参加家庭的聚会。因为亡魂新逝,没有忘记家,想回来看看。然后,还要到死者的坟前烧纸,给他送钱,因为新到阴间,他需要用钱来打点那些鬼。按中国农村的说法,前三个七是最重要的,最后一直要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完成这个烧七的仪式。这是亡魂与人世将离未离的阶段,亡人对生者亲人的牵挂,渐渐消失的阶段。最后,就是周年了,三个周年过去,新逝之人,就成了真正的故人,再也不会有来到人间的机会了。

    虽然李雯她爸已经死了很久了,但案子虽然破了,凶手也回忆不清楚,杀害他究竟是哪一天。所以,家人就按风俗,以他骨灰回家那一天,算成死亡的日子。

    冬子心想,只要她没赶自己走,就有说话的机会。“再过几天烧七,你爸没等到你去,哪个替你,他不伤心?”

    李雯此时闭着的眼角,流下了眼泪。冬子当然不好意思给她擦眼泪,但知道,自己的话触动了李雯。于是,把想好的话继续说了出来。“其实我也经历过,但是没办法,父母的后事没完,自己不敢倒下的,假如你父亲有灵,他得多伤心?”

    说到这里,李雯突然大哭起来,本来冬子是坐在床沿的,手撑在床边,李雯突然抱住冬子的那只手臂,失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爸爸啊,好惨啊,一个人死在外面,给我一句话都没留下啊。他做了多少坏事啊,天老爷要这样惩罚他啊。我做了多少恶啊,为什么这样对我啊。天不要我活,我也不想活了啊。”

    冬子知道,当一个人愤怒指向上天时,那是绝望与悲痛。当一个人大声说出自己不想活时,估计还对生有眷恋。

    冬子此时虽然有点别扭,但觉得人家绝望时,给人家一个手臂,是人道主义,是必须的。他非但不能把手抽回来,李雯的鼻涕泪水已经让冬子感受到了,因为冬子穿的只是一个衬衫。冬子不仅不能把手抽回来,还用另一只手拍了拍她盖着薄被的后背。

    “这就是命。我父母都是好人啊,但怎么这样呢?天老爷对不起我们,我们要自己对得起自己,给他看看,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高兴地活,给天老爷看,他打不死我。我要努力地活,给父母看看,让他们放心,我能行。我就是要赌这口气,你也要赌,行不行?”

    冬子的话很有说服力,不是因为有道理。这些所谓的道题都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的。比如天老爷,谁证明了他的存在呢?比如父母的亡魂,你看见了吗?

    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始终有这样的假设。韩愈就讲“穷极呼天、痛极呼父母”,这是扎根于中国人心目中最深沉的假设,其不容置疑的地位,如同数学界的公理。

    冬子的话与其有理,不如说是打动人。除了冬子跟李雯一样是个年轻人外,更因为李雯对冬子的印象。冬子在她印象中,这是一个老实的人,甚至是一个对自己有好感的人。但在父亲去世后,冬子的表现让李雯的感觉发生了变化,她发现,冬子是一个可以依赖的人。并且,当她知道冬子的父母双亡是个孤儿的事后,这就多了一分同理心。甚至,李雯认为,冬子是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

    更何况,冬子这番话,是如此的有道理。她觉得,自己弱小的身躯中,燃起了与命运斗争的勇气。像冬子这种比自己境遇不惨的家伙,都可以自然而快乐地生活,自己凭什么还在自怨自艾。

    李雯从小受到过很多的关爱,在她性格形成的少年时代,父母及亲友的爱,让她内心深处有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虽然平时表现得调皮,但也正反映了她内心中强大的自愈的基因。

    许多心理障碍患者,之所以没有好转的机会,是因为内心深处缺乏自愈的基因,是因为少年时得到的爱太少,正能量不够,或者没被激发。

    冬子其实不知道,当年他遇到人生如此重大的打击,之所以能够恢复过来,与父母从小对自己的爱,葛校长一家对自己的强大的支撑,是分不开的。这些支撑,构成了他的勇敢与自信。自信的人,总是可以乐观起来的,哪怕受到命运的重击。

    冬子递给李雯一沓纸,让她擦了擦泪水。此时,李雯睁看眼突然将冬子手一推,翻身背对着冬子了。咱们的陈冬子有些诧异,李雯这种情况,是接受了我的劝导,还是自己的话起了反作用呢?

    “小陈来了?”冬子听到声音,才明白事情原因,原来李雯的姑妈进来了。冬子赶紧要站起来,结果被她姑妈又按了下去:“你多劝劝她,我下去有点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