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很快场中就只剩下了古长青和任伊两人。 古长青再次环顾,发现出去的考生只有十二人,加上自己和任伊也只有十四人。 刘大勇自中阵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 任伊喊道:“古师弟,快走吧。” 古长青流连的看向八阵内,诸葛思已经永久的沉眠于此了。 蛇阵中那两只铜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了。 也许,我还会再来。 半个月后,道箓司受箓大典如期举行。 今年参加道箓司考核的一共有一百八十七人,其中参加九品考核的有一百七十八人,参加八品考核的有九人。 经过文试和武试,最终通过考核的唯有十四人。 参加八品考核的道士更是全部覆没,无人通过。 道箓司,九圣殿。 朱见明高座上首,看着底下即将受箓的考生,叹息道:“今年通过考核的人可比往年少多了。” 诸葛秋在下首应道:“可通过考核的人才却比往年出色多了。” “你说的是任伊、万任期、商誉和张霖吧。” 诸葛秋道:“还有古长青。” 朱见明摇头笑道:“此人底蕴还是稍逊于这几个大门弟子,且只是下品道心,前途有限,不足道哉。” 说到这里,朱见明目露哀思,缓缓的道:“就是可惜了你的侄子。如此说来那件事还是失败了?” 诸葛秋面无表情,平淡的道:“他乃是诸葛家旁支的最后一人,随着他的失败,那件事将永远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朱见明还想再说些什么,诸葛秋却已经站了起来,拿出古朴的卷轴,大声念道:“大明正统三年,十月十八日,峨眉县道箓司受箓大典,启!” 顿时间,洪钟大吕,仙乐齐鸣,众人跪拜三清六御。 而后十四名紫衣使端着木盒走到十四名考生身前。 “请箓!” 随着诸葛球的命令,考生们将自己的木质道箓都放在木盒之上。 诸葛秋回头看了看朱见明,得到首肯之后,他又念道: “正统三年,峨眉县道箓司考核,首名:峨眉任伊。” “请正印官启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