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回 合拍功夫片-《我真的是演员》
第(2/3)页
上辈子那个墨镜王的很多经典电影,这辈子还都没有出现。难怪这辈子的墨镜王在内地没有名气。
中年人站起身,很认真的自我介绍道:“彭生你好,鄙人王贾伟,此次约您见面,如有打扰,万勿见怪。”
彭怿辰也赶快站起身,“你好,你好,我是彭怿辰,以后多多关照。”
两人握了握手,各自坐下了。
王贾伟坐在那里,整个人沉静入水,言谈举止都有古风,充满了传统文人的气质。
房龙知道他少言寡语,干脆替他把来意说了出来。
众所周知,香江电影从90年代末,就开始走下坡路,电影业由盛转衰,又遭遇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致使电影从业人员从80年代的2万余人下降到2003年的5000人以下。
华夏政府为了帮助香江重振经济,2003年和香江签订了CEPA,也就是《内地与香江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从此香江拍摄的电影中,只要有一定比例内地的投资和工作人员,就能算作合拍片,享受国产电影的同等待遇。
从此之后,香江电影人大规模北上拍片。
一开始香江电影人自认为技术先进、拍片经验丰富,以为到内地拍电影就和捡钱一样容易。
但残酷的市场很快教育了他们。
政策开放后的三年,以香港电影人为主的合拍片,在内地上映的一共有32部,其中只有11部上映时间超过2周。
这11部电影中,只有2部票房超过1亿,5部票房超过5000万。
可以说绝大多数香江电影人,都在大陆市场铩羽而归。
王贾伟是香江有名的文艺电影导演,在国际上也拿过几个重要奖项,但在炎黄电影节上,却很少能够入围。
他知道自己的电影风格,和大陆观众的欣赏口味不太契合。
但眼看香江的电影市场一年不如一年,如果不尽快进入大陆电影市场,很快就可能被整个时代淘汰。
想来想去,他才打算找,来香江参加首映的彭怿辰,合作拍一部电影。
这一年来,彭怿辰在电影圈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十二勇士》的剧本创作,惊艳了很多香江电影人。
而王贾伟又恰好认识张兴平,看过了《土拨鼠之日》的部分剧本内容。
如果只编写过一个精彩的电影剧本,还可以说灵光一现的运气之作。
但连续两部电影的剧本都写的如此精彩,就让他不得不佩服彭怿辰的编剧能力了。
因此,当他听说彭怿辰来香江拍摄电影,立马就找到和自己比较熟识的房龙,让他做中间人,约了彭怿辰出来见面。
之所以找房龙当中间人,除了他面子够大,人脉够广之外,王贾伟还有意让房龙,也加入自己下一部电影的拍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