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七武器猛男组合,惊艳登场-《诸天谍影》


    第(1/3)页

    “杀啊!!!”

    看着十大门派熟练地冲上去,熟练地倒下,众人眼眶湿润了。

    哪怕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这个时刻,他们依旧被感动,热血澎湃,彻底激发。

    天上地下,数万冲锋,形成怒潮汹涌,狂涛直泻,勃发出冲天的杀气,扑向那阻拦在前路的轮回者。

    明明相比起轮回者的精锐和驻地的强大,他们的实力并不占优,但每个人都像是猛兽,看着爪下的猎物,眼中喷薄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火焰。

    “火炎弹准备!东南方三十度角!三轮抛射!”

    “土精丸准备!西南方七十度角!散射!”

    “万载玄冰甲升起!金晶罩全面防御!”

    战船之上,文隆和武昌举着大喇叭,大将举着中型喇叭,各军小将举着小喇叭,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指挥。

    无数精兵良将开始操作,炮管轰鸣,铺天盖地的圆珠丹丸,从一管管炮口中喷射出。

    除了凤舞的九天神凰箭外,其余普通的箭矢早被淘汰,换成了枪炮。

    只是这种枪炮与科技体系的热武器不同,它们的作用是单纯的发射,真正造成伤害的,还是四地形成的特殊“子弹”。

    从西域的万里荒沙提取出土精丸、从凌云窟地心火炎石研制出的火炎弹以及徐福密密缝的万载玄冰甲。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

    朝廷种了二十年的田,毕其功于此役,是何等威势?

    霎那间,上空的电闪雷鸣就被印成赤色,从远处看,好像东海先被染红了,再倒映到天上。

    而那浓厚如幕的火烧云根本不需要郁积酝酿,带着条条绸带,化作火焰瀑布,冲刷下去。

    下方的海面,则由土精丸发威,道道土黄之色组成的怪蟒,疯狂延伸,带着一环环小型的龙卷风涡流,呼啸翻滚着,向着轮回者冲去。

    太快了!

    明明是轮回者位于海岸边上,严阵以待,却被朝廷兵贵神速,后发先至,半渡而击。

    “反击!击沉那皇帝乘坐的龙舟!”

    赵飞阔为之震惊,却不慌乱,挥手一个巨大的箭头,标注在文隆和武昌所乘坐的巨大龙舟上。

    在他的一声令下中,一百多位轮回者的攻势,形成浩浩荡荡的狂潮,涌了过去。

    都是高星级轮回者,最弱的四星级都超越了凡俗,能成为十大门派掌门的存在,此刻合力出手,堪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的就是一击弑君。

    而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命脉,一旦皇帝被杀,那么上下立刻就会一片混乱。

    真要是那些原剧情的强者倒罢了,风云世界的朝廷,地位十分低下,有什么资格与他们交锋?

    当然有资格!

    凭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力!

    下一刻,数块长宽足有三十丈的硕大玄冰直直升起,将龙舟四面八方挡得严严实实,同时所有战船外,也升起圆弧状的巨大金色光罩。

    轰隆!

    双方对攻,针尖对麦芒,海水立刻沸腾,海面被绞成一锅沸腾的粥。

    皇朝一方,所有船只起伏颠簸,不断有兵将落水,损失不轻。

    可轮回者一方,也被那火炎瀑布冲得节节退后,更被海面上的连环爆炸逼得飞起,阵形大乱。

    前者伤亡士兵,后者则被干脆了当地截成两端。

    飞得快的一批三四十人,即将接近八大驻地,而慢的则眼睁睁看着洪流在眼前奔涌。

    咫尺天涯。

    而文隆武昌屹立于船首,各自拉着胡琴,周身涌动着龙气之力,与不远处的神龙呼应。

    龙脉已断,国运龙气想要像以前那般凝聚,是不可能的了,但不代表这股力量消失。

    恰恰相反,所谓国运,本就是人心所向,论及众志成城,一往无前,皇朝自立国以来,都不如此刻。

    因此当激昂的琴音传播,所有的将士再度高吼:“开炮!开炮!开炮!”

    “挡住!挡住!挡住!”

    赵飞阔不得不正视这个根本没有被当成对手的世俗皇朝,嘶声怒吼,并且身先士卒,撕开防御卷轴。

    在他的带领下,众多轮回者也开始摆阵的摆阵,放机甲的放机甲,还有猛男亮起金刚不倒神功,屹立于阵前,直面四面八方的炮火。

    场面变得单调起来。

    一方开炮,一方防守,漫天突突突,形式十分简单。

    可很快,轮回者受不了了。

    不是挡不住,而是心疼自己道具卡的付出。

    对于风云世界的人来说,这就是最终决战,必须将外来的敌人彻底赶走,因此不计一切代价,全员出动。

    而对于轮回者来说,这只是他们诸天历练的一站,这一战结束,后面还有的是挑战。

    所以轮回者希望用自身的手段战斗,尽可能节省外物和底牌。

    偏偏在这种大规模的对轰中,外物就是节省不下来。

    “不要硬拼,我们的损失不值得耗损在这里,战略转移!”

    眼见战线开始后移,阵形进一步松散,更有溃散的趋势,赵飞阔面色微变,振臂一呼。

    “赵队英明!”

    “转移!赶紧转移!”

    众人齐声应和,不再纠缠,朝后退去。

    这确实是“英明”的指挥,赵飞阔知道,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带头大哥,当年少林方丈带队围杀萧远山,还能被杀得溃不成势呢,他没有那个威望,一旦违背众人的利益,勉强聚集的联盟只会飞速崩溃。

    因此必须欺软怕硬,顺应大势。

    一旦欺软怕硬得到呼应,且是上级的命令,众人自然积极地服从。

    如此一来,至少阵形保存下来,在赵飞阔的指挥下,且战且退,等待敌方气势衰竭的一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战场免不了这个真理,赵飞阔坚信,他很快能等来机会,不少有志之士也在等待。

    可接下来,他们骇然地发现,在文隆武昌的二胡合奏,皇朝的攻势一波比一波狂猛,展现出了真正守护神州的决心。

    完全没有衰竭的趋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