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427章搜查行动4-《权路风云》
第(2/3)页
张清扬笑道:“市长,不要想得太多,《为民日报》以及《双林日报》过几天都会发表相关题材的文章,并且会对我的朝鲜之行做后续报导,所以你放心吧,别人爱怎么想是别人的事情,只要上级领导不反感就行了。”
“我知道了,那就这么定吧。”金淑贞缓缓放下电话,又拿起了李顺子写好的文章,她决定再好好的修改一下,在文章的结尾处增加一些政治性的观点,这样一来才不会浪费张清扬送给她的这次在领导面前出镜的机会。
张清扬之所以这次要署金淑贞的名子,而不提自己,就是为了突出金淑贞。我国与朝鲜有着很长的边境线,多少年来中朝边境线一直也没有做到长治久安,越境份子不断骚扰着我国边境城市的治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治安,这是困扰我国很多年的难题。
张清扬此行可以说打破了多年的难题,这件事情在中朝边境问题中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如果省级领导够聪明,就会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正是预料到了这些,张清扬才会以金淑贞的名子来发表这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文章,目的是把她推出去,让上级领导重视辽河市的一系列变化,而金淑贞身为市长,辽河市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她,有了这篇文章,她的知名度就会响起来。
保守的陆家政还没有看到这一事件将来的影响力,要不然他肯定会来抢功的。其实陆家政他要抢功很容易,他只要带头大力宣传张清扬在与朝方进行逃北者的谈判中所取得的胜利,那么这份功劳就是他的了。虽然事件的完成者是张清扬,但只要陆家政表现出支持的作用,上级领导就会看成这是党委操纵后的结果,意义是不同的。我国的政治特色只有高智商的人适合参与,否则很难做到成功。
张清扬就不同了,他身上有着优秀的政治血统,是一位很有政治眼光的领导干部,逃北者事件他从年前计划到现在,解决办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正是因为看到了此事中巨大的政治利益,他才会铤而走险。要不然早知道如此大的利益,陆家政才不会把这块肥肉交给他去啃。
另外,张清扬把出名的机会让给了金淑贞,也让上级领导看到了他的大度。其实他并不需要这个署名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文章中处处都会提起他的名子,可见他的这种做法是多么聪明,真是一本万利,收获颇丰。
有了张清扬的话,于吉祥就放心了,他老老实实地向陆家政做了汇报,可以说没有任何的保留。于吉祥心中明白,张书记已经暗示他不在乎此行自己对他的监视,张书记明白这一切的幕后之人是陆家政。所以无论于叶祥怎么说,张清扬也不会怪他。
听到于吉祥的汇报之后,陆家政的脸严肃起来。别看他今年表面上对张清扬客气了很多,与高达主动向张清扬施压不同,其实在他心里也是巴不得张清扬出点事情呢。可是这个结果出乎了他的意外,而且是很大的意外,他真想不到面对着固执、爱面子的朝鲜人,张清扬能表现出强大的一面来,最终取得了谈判的胜利,这太难得了。
这件事情的后果他已经明白了,但是明白得晚了一点,他深知此次张清扬的成功也许会为省级领导完全解决边境问题提供帮助。然而两天以后,陆家政再一次看清了张清扬的实力,《辽河日报》首版以大量的文字记录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张清扬在朝鲜与朝鲜军方进行艰难谈判的过程,文章的末尾还提出了很多政治性、建设性的今后对全省处理边境地区治安问题的建议。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陆家政看来,张清扬此行取得了这么大的突破性胜利,在报纸上宣扬一下也无可厚非,这种出风头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篇文章的署名是金淑贞,这可就意味深长了,陆家政虽然执政水平保守强硬,但他很聪明,他倾刻间就领会了张清扬的意图,这让他十分的汗颜。同时他也很气愤,他觉得正是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高达给了张清扬这次表现的机会。如果不是高达对他的紧逼,也许张清扬就没有机会着手处理逃北者事件,那么也就没有这次金淑贞与张清扬的联手,眼下陆家政十分的背动。
陆家政第一时间叫来了高达,重重地把文章抛到了高达面前,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看看,你看看!我多次让你小心这个人,让你重视他的存在,你可到好,不把他当回事,为他创造了这么大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