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非如此,ty—22隐身无人机想要6亿人民币根本不可能,最起码还得提高30%才能达到盈利平衡点。 当然以上所说的只是普通的大型异形结构体,ty—22的定位是隐身无人机,所以在制造方面就就比把隐身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金属的机加工和普通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动铺丝机显然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但中国腾飞的dl—535三维编织机却可以。 因为中国腾飞通过复杂的程序系统控制dl—535三维编织机上12846个六角形转轮以及84000个缠绕碳纤维丝的携纱锭共同协作,其中六角形转轮可以做60度、120度、180度、240度、300度和360度的自由旋转,从而控制周围的携纱锭送线的快慢和长短。 如此在12846个六角形转轮的作用下,84000个携纱锭便可按照程序编织出中国腾飞研究出的复杂织造方法,从而令生产出的复合材料具有极强的雷达镜面反射能力和内部雷达散射和抵消功效,最终完成对雷达波的隐身效果。 想要控制这12846个六角形转轮和84000个携纱锭,先不说程序上需要多复杂,但就用于介入的计算机就需要极强的算力和冗余度,这也是没办法,中国腾飞的研究的碳纤维编织方法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内部有丝毫的误差,都会影响局部的隐身效果。 不仅如此,在飞机上不同部位由于雷达波的强弱也会在反射中呈现出不同的强弱反射区,所以需要区别对待。 就比如翼身融合表面的过渡段,由于涡的形成有可能会增加发射几率,因此在这个部位的材料编织上就要进行隐身的强化,所以编织生产的方法与其他部委自然就不同。 而这些不同在计算机上便是极其复杂的解算过程,正因为如此一般的计算机根本无法胜任这么庞大而又复杂的生产制造过程,只有算力更大,冗余度更高的超级计算机方能胜任。 所以中国腾飞为此订购了四台由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曙光—20002型超级计算机,算力峰值达到每秒1117亿次。 一台被设置在航空发动机生产制造基地,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与数据试验分析。 一台被用于升级jsnb—4航空航天工业设计系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