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底裤给扒了干净-《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3)页

    因此对于总部的要求当时的腾飞集团还是有点儿小担心的,毕竟真龙2成熟度并不高,若是总部忽然间提升技战术指标,以当时的腾飞集团的技术水平未必能接的下来。

    事实上,担心的何止是腾飞集团,整个业界都被总部这一次并不公开的军备采购牵动了神经,要知道当时关于下一代作战飞机的性能指标和最终布局还未定型,成功集团和东北航空集团为了争夺这个超级大单还在暗中较劲儿。

    这个时候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任谁脑袋不懵,然后就自然而言的开始浮想联翩,是不是总部又要引入另一个参与者了?下一代作战飞机的会不会出现变数?腾飞集团是要入局了?

    不排除总部当时真的有这个想法,毕竟当时国内做类似验证机的就腾飞集团一家,即便在技术上并不成熟,可对于急需这类装备的部队来说,如果能找个具备隐身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进行一个过渡也不是件坏事儿。

    基于此,部队方面对真龙2验证机的测试非常严格,基本参照的就是大规模列装的要求去做的。

    只不过经过测试之后发现,真龙2与部队需求相差甚远,就拿作战半径来说吧,真龙2只有可怜的400公里,而部队的需求是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达到1500公里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紧急的情况下进行长途奔袭或是在某一空域长时间滞空埋伏。

    显然真龙2在这点上远远不够。

    其次便是真龙2在隐身的处理上还是不尽如人意,部队想要的是一款类似f—22的真正四代机,而不是一款凑合的伪四代机。

    如此情况下,真龙2的升级之路便被彻底的堵死了,不过总部虽然没有中意真龙2,却依旧以5800万人民币的价格采购了八架真龙2,尽管不符合部队的期许,却可以作为各部队测试机用一用。

    于是腾飞集团在真龙2的基础上做出一系列的改进,比如说将尚未成熟的dsi进气道换成了传统的平行激波进气道,发动机由尚待验证的wd—64suv,换成了更成熟可靠的wd—62涡扇发动机。

    当然了,最大的改进还是在载油量上,400公里的作战半径的确太少了,作为验证机还算凑合,可在部队里这点距离实在是不够看,于是腾飞集团重新优化了真龙2的内部油箱,使其作战半径由400公里提升到了800公里,勉强算是满足部队的测试所用。

    说实话当时的总部对腾飞集团的一系列改进多少还是有些微词的,别人的飞机越改越高大上,腾飞系可好,好好的真龙2是越改越回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