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机-《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1/3)页

    不过成功航空在怎么急不可耐,腾飞集团这边也没办法,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周期就摆在那儿呢,不是腾飞集团想快就能快的起来的。

    更何况从中等推力航空发动机的难度较之先前的型号难度是直线上升,不说别的,hx—4—1型核心机发展到第三代,涡轮前温度也不过1280摄氏度。

    而这个温度却连6兆瓦核心机的最低指标都没达到。

    要知道腾飞集团制定的6兆瓦核心机,即工程型号为hx—6—11型中型核心机的性能指标为:

    空气流量11千克\\秒

    压气机压比为8.4

    燃烧室出口燃气总温度为1600~1650开尔文

    涡轮级数1

    设计循环功率6兆瓦

    开尔文是国际通行的涡轮前温度的计算单位,换算成摄氏度的话,1600开尔文大约是1326摄氏度。

    换句话说,hx—6—11型中型核心机的入门级标准都要比hx—4—1型核心机的顶配版要高。

    而航空发动机每提高一摄氏度都需要在材料、工艺、工程、设计、制造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经历,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画个图纸就能搞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hx—6—11型中型核心机的研制工作腾飞集团是展开了,同时也被国家列入863重点发展项目以及“八五”计划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可饶是如此,想拿出工程样机至少也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期间出现波折,七、八年都是寻常,甚至十余年都不足为奇。

    没办法,光是涡轮叶片提高耐热性这一关就不是好跨越的,需要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实现,涉及到数个门类,几十个学科,非常考验研制单位的综合实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