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钱从哪儿来的?-《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3)页

    李斯特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等着恶性通货膨胀继续下去,这几家配套厂坚持不下去倒掉,腾飞集团危机加深,让几位公知出面炒一波猛料,带一波节奏,然后等着国内局势拉美化后,与背后的投行一起组成抄底团,强行拆分腾飞集团,达到自己赚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为此,李斯特已经砸下去将近一亿美元,用于所谓的竞争扶持那几家配套厂的竞争对手,支付公知费用,甚至是投资某些地方建设,以便在官方层面上打压这几个配套厂。

    效果自然是非常明显,恶意的竞争加之严重的通货膨胀,早已陷入债务漩涡的几个配套厂的资金链瞬间便彻底断掉,尽管面前为此生产但后劲儿越来越不足,很快几家厂子就已经陷入半停产状态。

    李斯特相信,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再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就会有配套厂率先倒下,届时腾飞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配套便就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瞬间坍塌,直至将腾飞集团这个最大的底牌彻底砸倒。

    如果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李斯特或许还会谨慎小心,但价格闯关来的就是这么突然,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么猝不及防,这不单单是民众抢购,市场囤积居奇这么简单,国家层面的更加复杂,更加困难。

    类似腾飞集团这样大而不倒的企业国家或许还能救一救,那些二流、三流甚至是民营企业国家怎么可能救得过来?

    更何况类似的企业国内又不是没有,甚至有些还是一流大厂,国家就更没动力和必要去救了。

    所以那些腾飞集团的配套厂除了死路一条别无他路,李斯特就是看中这一点,才会在茶餐厅中那般柔中带刚,就是算准了庄建业在如何聪明,厉害,也没办法与资本抗衡,很简单因为腾飞集团自己的现金流也很吃紧。

    自顾不暇,还谈什么帮助别人?

    哪成想,这才过了几天,腾飞集团的上上下下数十家配套厂不但全部回不生产,而且还是开足了马力的那种,其中就有李斯特那几家“重点关照”的配套厂。

    这就让李斯特在震惊之中发出灵魂三问,怎么回事儿?什么情况?庄建业难不成开了家印钞厂?

    不然的话,没钱怎么让这些配套厂开工?要知道那些厂的债务、原料、工资等等,全都是要钱,大把大把的钱。

    庄建业一没有上市公司,二没有专业的投资银行,之前基于帮助的政府还被恶性通货膨胀折腾的焦头烂额,哪里顾得上那么多的配套厂,可他们偏偏就这么开工了,如果庄建业不是开了个印钞厂自己印钞票的话,钱是哪儿来的?凭空变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