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风口-《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3)页

    总之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再加上神木焦炭特大型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电力部门怎么看怎么合适,于是往上提交了报告,很快得到批复后,便联合美国通用公司便开启了电力部门的改革之路。

    庄建业拿着两套设备北上,参与神木焦炭项目,不能不说存着几分给园里厂好看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庄建业寄希望于通过这次成功的推销,能反过来刺激一下腾飞厂的上级部委,让其加大几个航空特种冶金厂的产能,以便腾飞厂能够获得更多原运十航空发动机的高性能合金材料,从而逐步提升腾飞厂d—30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产能。

    本来这一切都还挺好,庄建业还挺兴奋,觉得d—30这套设备真的能够推广的话,腾飞厂的航空发动机方面就有了一个真正的支柱,从此就能良性循环,厂里的资金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节省下来的资金除了拿来改造生产线外,还要投入到有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当中去,这也是个跟航空发动机差不多的一个大坑,以如今腾飞厂的能力还真玩儿不了两线作战。

    所以如何把喷气动力办公室生产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销售出去,从而实现这个机构的盈利就成了庄建业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于是庄建业便把目光聚焦到电力设备上,这一来是因为腾飞厂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还不成熟,故障率偏高,贸然上飞机会有很大的问题,可作为地面电力设备却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隐患,如果坏了,大不了换一个就是,绝不会出现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地质局更换的五台的户外地面发电设备便是这种情况,由于成熟度不够,用于户外发电的d—20故障率偏高,于是腾飞厂不得不把五台出现问题的设备全部更换成新的d—20a。

    通过这次教训,腾飞厂的喷气动力办公室也吸取了很多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功率更大的d—30上,这才保证腾飞厂构建的冷\\热电联设备堪堪能用的程度。

    这第二嘛,同样是想搭电力产业大改革的顺风车,要知道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新世纪之初,国内的这次以技术跃迁为核心的改革整整持续二十多年。

    硬是把中国从一个缺电国家,便成为一个令印度等国项目的,可以常年不断电的超级电力强国。

    如此瞩目的成就之下,是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电力设备进口替代的风口,就比如说腾飞厂现在搞的冷\\热电联设备,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所谓的分布式电力系统,开始逐步在国内推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