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张津-《举汉》


    第(2/3)页

    交趾之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民如禽兽,这里的汉蛮也多信奉巫教,比之巴蜀之地,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津认为汉家经学太过深奥,莫说山野蛮夷了,就是居住城市的汉人也未必听得懂。而道书入门门槛就低多了,而且也更能得到无知的汉蛮百姓接受,因此,张津为了更好的教化百姓,开始在交州内传播道经,为此不惜修改朝廷既定的法律。

    他的这个做法受到了士燮及避乱交州的北方名士的强烈反对,认为他对道经太过痴迷,以至于忘记儒家圣贤的言训,本末倒置,实在是太荒唐了。

    张津不以为然,依然故我,而今天下大乱,海内纷扰,他在交趾,可谓一方诸侯,他要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强迫他改变。

    张津舒缓而优雅地点燃案边的熏炉,袅袅烟雾从熏炉中飞出,霎时间,满屋生香。

    “咚……”

    张津双手抚上身前的古琴,一曲悠扬的《聂政刺韩王曲》顺着手指缓缓流出,壮丽而又激昂的曲调在屋舍梁间环绕。

    《聂政刺韩王曲》顾名思义,讲的是战国时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它还有另一个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名字——《广陵散》。

    《聂政刺韩王曲》乃是天下奇曲,会弹者寥寥无几,当初为了得到这首世间罕见的琴曲,他用家中珍贵的藏书才换来,代价不可为不惊人。不过对于喜好弹琴的他来说,这么做非常值。

    张津面上露出满足之意,《聂政刺韩王曲》是一首大型琴曲,完整谈下来颇为不易,而且期间他没有出现一点失误,表现得十分完美,这就非常难得了。

    这时,一名头戴青巾的仆人来到门外,小声道:“使君,士府君和诸将都到正堂了。”

    张津闻言,神色从容的起身,来到门外乘车来到正堂。

    士燮和诸将都在堂外等候,士燮今年已经六十余岁了,比张津还要年长十余岁,不过他并不显老态,身材健壮,面容严毅,和如中原的士大夫没什么两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