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就是个傻瓜-《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第(2/3)页

    才一年多时间,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几乎认不出来这里就是原来那个冷冷清清的苗圃。

    看看李虎城,似乎有些瘦了,脸也没有原来白。

    这一年,虎城太辛苦。

    “虎城,你也不要太着急。慢慢来,别太逼自己。”

    “我倒是不想着急,但现在时间紧迫,趁着别人还没有醒悟过来,咱们尽量抢占先机。”

    “这个世界上能人有的是,有些事情咱们不做,别人就抢着干了。再想追上别人,就难上加难。”

    “咱们都是农村孩子,没有什么靠山,只能靠自己。”

    “你大舅不就是你的靠山么?”

    他还不如我呢,我是他的靠山还差不多。

    “他其实也没有太多钱,咱们要干的事儿太大,他那几个钱也办不了大事儿。”

    到了一台蓝鸟车前面,两人停住,文印店里的李婷从里面出来。

    “虎子,进来坐。凤仙,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回来,大姐,原来你的店就在这里啊?生意怎么样?”

    “还不错,天天有活儿。虎子,你俩进来坐啊。”

    “不进去了,我带凤仙去库房看看设备。”

    “那你们就去吧,以后再过来。”

    本地人不少在租店铺,大多数人都认识陆凤仙,也知道她回来之后就是副总,就纷纷打招呼。

    陆凤仙也不时地停下,跟人说几句话。足足十来分钟之后,才到了库房。

    “虎城,这些机器包装,怎么都是旧的?”

    “旧的才对,我买的大部分是二手设备,便宜很多。”

    上次去港岛采购设备的时候,何灿提出在港岛购买二手设备的建议。其中的主要设备,就是电动缝纫机。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米国、东洋产业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了港岛。

    经过二十来年的积累,港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失去竞争力,逐渐衰落。

    恰好此时内地改革开放,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有不少转入内地。

    这些二手设备,就是港岛的两家破产服装厂留下的设备。

    虽然是二手设备,但是只用了不到一年,几乎完好无损。

    这是一批进口设备,在技术上属于八十年代末先进水平。但是价格只有新设备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