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03章 三千卷,封面用的可是印上了暗纹的帛纸,以金粉书就“天子诗赋集”五个大字。 用的也非是寻常的麻线,而是用上好的金色丝线编串成册。 看得杨谦眼花缭乱,不得不服气,荥阳郑氏果然真心有钱。 这三千卷书,给人的感觉完全就像珍贵的收藏品一般。 看到杨谦的表情,郑元珣很是得意,翻开了书册,露出了里边那些名家的手笔。 每一首诗赋的字迹或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或纤细轻盈; 或笔断而意连,又或法度严谨,或刚柔并济,无一不让人两眼一亮,爱不释手。 重要的是,不光有天子的作品,还有当世诸位名士们对于天子大作的赞喻,亦尽录其上。 不得不说,马屁功夫简直做到了极致。 “这些都是请了几位书法名家所抄录下来的,还有一些,乃是之前就从名家手中购来的天子大作。” “如今汇编成集,愚兄相信,若是陛下得见,必然会心怀大悦。” 杨谦点了点头,一脸的服气:“此事交托与诸位,果然是最好的。” 郑善愿哈哈一笑,向着一旁的陈泰道。“说起来,还得多亏了陈兄,若无陈兄。 我等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印出这等精美的《天子诗赋集》” 父亲杨宁传来的书信,示意杨谦他们若是去扬州。 那么最好先寻唐国公李渊和高士廉商言,请这二位帮忙进献。 既然如此,那么他们就必须得提前赶往杨州,先去设法见到这二位。 郑家几弟兄之前都示意以杨谦为首,杨谦倒也不保留,把意见说了出来。 郑善愿两眼一亮,当既附合道。 “行,我们就这么办,咱们一行人就先快马赶往杨州。 另外一批人,则押着书册沿水路南下,这样一来两不耽误。” 杨谦、郑元琮、郑元珣三人当先疾行,赶往杨州。 郑善愿则负责领着大部份人,押运《天子诗赋集》乘舟顺运河南下扬州。 陈泰因不愿意离开荥阳,就负责留下看顾着印书坊。 因为要赶时间,而杨谦和知礼倒是有座骑,剩下的四位杨府家丁却只能凭着两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