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风平(四)-《蚍蜉传》
第(2/3)页
教练使,武功最高、武德最好、武名最盛者得之。这三个条件,全都指向葛海山。也有其他人表示出了不服气,但当葛海山在十招内连续掀翻两名素称雄壮的勇士后,众人皆心悦诚服。葛海山自己对这个职务倒没有特别地追逐,只不过赵当世意属于他,他也不好让赵当世失望,也更不想在赵元劫那双期盼的眼神中看到失落与担忧。
钱粮主兵家大事,是全营上下最为关键的地方。赵当世没有例外,把它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王来兴。经过在后营的历练,现在的王来兴已经将后勤方面的诸多事务熟稔于心,处理方式上也愈加灵活与得心应手。甚至,在何可畏的指导下,认识了一些常用的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说老实话,无论身体天赋还是后期成长,赵当世都明显感觉到,王来兴不是上阵杀敌的那块材料。因为心疼他,赵当世不愿意令他承受太多的痛苦,所幸,现在看来,后勤方向还是颇为适合王来兴的。为了配合王来兴,赵当世又把已被证实同样不适合随军作战的水丘谈调了过来。水丘谈老实寡言,但精通计算造册,有他辅佐王来兴,赵当世放心。
内务使给了何可畏。此人虽然心思、手段都多,但至少在赵当世看来,也只不过在谋私利的范围内。人嘛,多多少少会有些欲望,有欲望,就好掌控。赵当世真正忌惮的,是那些油盐不进之辈。光以做事的效率与结上衡量,何可畏堪称干吏,在他辅助王来兴掌管后勤的期间,赵当世没有操心过钱粮方面的问题。把事办好了,一切好说,其他都是小节。何可畏还有一面赵当世很欣赏,就是他对赵营的死心塌地。死心塌地,意味着全力以赴,意味着绝对的忠诚,只这两点,赵当世就愿意将内务使这么一个繁杂重要的职位交给何可畏。
何可畏当了许久的老二,终于一朝翻身,转正为主。而且还是与王来兴等人相提并论、地位上与千总平齐的六使之一。他对于赵当世,几乎可用感激涕零来形容。在赵营待的越久,他就越感觉精力旺盛,似乎前半辈子憋在那里的干劲,都在赵营齐齐迸发了出来。事情多他不怕,他最怕的就是没有事情可做成为一个“无用之人”。赵营现在是他唯一指望得上的上升阶梯,他需要通过做事来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对于赵营是不可或缺的。前两日在营中闲逛,碰到几个人,都说他白头发全变黑了,他心中窃喜,自认有回春之相。这几日赵营整编,他更是尽心竭力,甚至连着三个晚上没睡觉,一早起来同样神采奕奕。许多在他手底下做事的年轻儒生见他如此奋发,都自愧弗如。
周文赫、庞劲明、刘孝竑、葛海山、王来兴、何可畏,是为六使。
赵营全军上下,全都听命于大都督赵当世一人,是实实在在的万人之上。在他身边,同样设置了两个职位,一个左军师,一个右军师。按之前将覃奇功放到侯大贵处当参军的设想,那么左军师是昌则玉,右军师则是穆公淳。左右军师没有兵权,但作为能与大都督直接对话的人,地位极为尊崇,实际地位对比总兵不遑多让。
军事框架定下来,从上到下,各级各部都担负着很明确的任务。赵当世的要求是在七月初必须完成对军队编制的彻底调整,但事实是赵营军将们面对巨大的外压,上下齐心,加班加点,在六月底就基本完成了赵营新军制的改动。这之间,当然少不了各种冲突与扯皮,矛盾在新旧两股力量间表现得尤为尖锐,只是因着赵当世亲自坐镇,严苛执法、公平处理,故而也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动乱。
一直到七月上旬,汉中府四周的官军偃旗息鼓,偶然派出小股兵力与赵营产生摩擦,也是小打小闹,双方均未有太大的动作,赵营通过这段难得的空隙,一口气整顿完兵马,算是小小缓过些劲。
只不过,大方面的军队整编对于赵营,还只是第一步,关系到各级的细微调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且接下去,军队的装备、训练等等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赵营貌似有着过万的庞大兵力,但赵当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知道现在的赵营或可称“大”,但绝称不上“强”,倘若祖大弼现在再次发动进攻,赵营以近十倍的兵力对付他,恐怕也最多保证不败罢了。
军队训练刻不容缓,葛海山身负重任,暂且放下了对赵元劫的私人指导,转而带领十余名教头,成日穿梭在各营、各司的操练校场之间挥汗如雨。操练绝非一朝一夕可成,对于赵营来说,时间紧迫,自是越早越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