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云动(一)-《蚍蜉传》


    第(2/3)页

    秦良玉稍稍颔首:“是啊,不过几年,区区贼寇,竟已有这般战力,不说其他,就是京畿、中原等地的官军,又有几支几家能做到这一点呢?若非亲自会战,尚不知天下事已危险如斯。”

    自小家学渊源,加之受崇祯帝当面嘉勉,秦良玉对于大明朝的感情绝非那些言清行浊、表里不一的明将可比。甚至丈夫被人陷害,朝廷定下冤案,她也没有一句怨言。大半辈子征战,她对于各地明军的战斗力心知肚明。这支赵营兵马所表现出来的强度,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糜烂腐化的官军,虽不能和一些真正的官军精兵相比,但要知道,这赵营不久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寇,尚且如此难制,可想而知,纵横数省多年的闯王、西营八大王等巨寇,是有多么可怕。

    国家素以经营关外为第一要旨,她原先没有异议,但当下,她认为,不说把镇压流寇置于抵御北虏前,也得将之并处于同一位置。内且不稳,何御外侮?流寇已不是昔日的小疮小疾,继续轻视,必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只出神了小一会儿,彼端忽然传来欢呼,业恒观道:“贼寇抵挡不住,退回寨子了,不如乘势掩攻上去?”

    秦良玉摇了摇头:“不必着急,四面通道皆为我所断,这支贼寇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灭之易如反掌观纹,不急于一时。让兵士们先休整,做足了准备,午前再攻一次即可。”言毕,提剑回座。

    正如她所说,徐珲现在确实有些进退失据。石砫兵强,他早有准备,但秦良玉行动的迅捷老辣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作为善守之将,一开始,他的计划是先据寨子,让石砫兵来攻,消其锐气,再图后举。哪知秦良玉惯战,一眼瞧出他的心思,以部分兵马佯攻山寨,吸引了注意,而后分遣余兵在几条道径修筑了防御工事。等徐珲反应过来,再想抢夺道径,已是万难,要攻要守,主动权全攥在了对方手里。

    在石砫兵的严防下,山上就飞出一只鸟也要被射落,徐珲想派兵去赵当世那里求援完全不能施行,中途好歹抵挡住了几次攻势,寨内的形势却每况愈下。且不论粮草所剩不多,寨内伤病渐多,压力陡增,士气也开始堕落,再自困樊笼,不是长久之计。

    坐守之军,最怕的就是与外援失去联系,秦良玉显然深谙此道。徐珲不能与赵当世通上话,心里就已自觉输了三分,在分析这两日双方的攻守态势、与郭虎头、郝摇旗、刘维明以及不久前来此打探,却为石砫兵所逼不得不上山躲避的吴鸣凤四名把总商议后,终拍板决定:突围!

    他固知突围极难,但权衡利弊,徒陷一隅,两千兵马势必皮肉无存,只要能冲出一半的人马,也是好的。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组织动员全寨上下兵士,晓以利害。从来都以沉默少言示人的他,居然也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所部赵营兵士借着黎明之际,忽然发动突围,本期能一举冲破篱障,怎奈石砫兵的守备实是密不透风,直到此刻日上三竿,寨中人马还是无计可施。

    连他都没了主意,郭虎头等人更是束手无策,就像秦良玉在交手后才体会到赵营的坚韧一样,他们这才感受到石砫兵之强确非捕风捉影。

    日不移影,石砫兵开始蠢蠢而动,徐珲于寨门伫视,阳光下,山坡下枪剑交辉,不计其数的石砫兵聚如星海,自小河围绕半圈,尽皆熙熙攘攘的人影。鼓声、号声乃至呼喝叫骂声重叠交织,军容甚嚣。

    “千总,看来官军要玩儿真的。”身侧,郭虎头苦笑。

    郝摇旗瞪眼挑眉,满脸褶子,上前道:“不如再挑拣些精干的弟兄,绕小路扰他一扰。”

    徐珲努努嘴,拒绝道:“没用。之前咱们出其不意绕下山都被那群秃驴挡了回来,现在彼等有备,去了也是枉然。”摇摇头,好生无奈,“为今之计,只能固守寨子,拖一时是一时。”

    郭虎头叹口气道:“却不知都指挥那里如何了。”

    赵当世会来。而今支撑着他们还能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只有这短短五个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