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造化生劫丹-《仙穹之巅》
第(3/3)页
他如今应该正是灵虚期的第三个小境界培元,是让浑身的精气神与灵气交融形成元气,滋养己身,也就是灵虚三层。
引气,唤灵,培元,灵虚初期三步,江昊已经走到最后,只需把元气炼化圆满,就可以跻身灵虚中期——内壮、炼气、凝真。
只有达到炼气境界,体内的元气才可以炼化成真气,那时修士才初步具备施展法术的资格,否则始终都和凡人没什么区别,顶多就是力气大点,体质好点罢了。
如今自己已经不再是铜锈斑驳的根骨资质,而且又有系统和周长老背后那位神秘存在的相助,简直是如虎添翼!江昊心中暗自高兴,终于可以不用任人宰割了,起码待自己实力变强,就有了反抗的资格!
回到住处,江昊心念一动,一本崭新的书籍便是出现在江昊的掌心之中,他已经询问过系统,系统外的死物可以直接带进系统空间,反之亦然。而如果是活生生的生命想要进入系统空间,首先必须经过宿主也就是江昊的同意,同时不能有任何的抵抗,否则都进不来。
而且在系统空间之内,江昊就是主宰,同时系统空间的规则与外界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带着修为进入了江昊的系统空间之内,那么除了他自己本身的修为境界之外,他无法从外界得到任何的帮助和支持。
在系统空间,江昊就是主人。
江昊掌中的这本书便是他花费所有的灵值兑换的秘籍,也就是【量劫天书】的完整版。
翻开书籍,量劫天书的修炼方法与原来是一样的,只是江昊在完整版里却看到了《无量玄功》的修炼脉络。
“万川归海,大海无量”这是无量玄功的核心理念,这部功法的修炼方法并不复杂,也就是按照秘籍上的功法进行运转,然后辅以修炼心诀,和一般的功法没什么不同。
它之所以叫做《无量玄功》,是因为修炼此门功法之后,体内真气的强度会不断地提升,灵气的容纳程度也逐步提高,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大凡是炼气功法都有这些功效,并无罕见。
无量玄功最为强大的地方却是能够无视灵气的种类,全部转化为无量真气。
什么叫灵气的种类?首先天地间最为庞大的灵气便是自然灵气,由混沌天地自然诞生出来,亲灵长合五行,是为万物生长的直接养分,修士修炼所需的灵气便是天地灵气。
其次是各种属性的门类灵气,例如火山口迸发出来的火行灵气、大海中的水行灵气、大地中的土行灵气……数不尽的灵气门类构成了庞大的修真界灵气系统的基本形态。
火行真气便是炼化火行灵气而来,若用以施展火系法术,威力将会倍增。
无量玄功的逆天之处在于可以把不同属性的灵气同化,也就是说它所修炼出来的“无量真气”具备所有行属,用以施展任何的法术都会有增幅。
同时最可怕的是无量玄功还能够把其它来源的灵气全部转化,就连妖兽的妖气都能炼化!
妖兽即是上古妖魔的后裔,具有强大的兽体和力量,若单论体质强度而言,人类是远远不如妖兽的,但修真者却可以使出神鬼莫测的法术,而妖兽灵智较低,没法和人类一样诡计多端。
只有妖兽中的强者,已臻至大妖级别的老怪物才有这种能力,而这种存在已然具备化形的能力,能够化身为人,而不以兽体示人。
妖兽分三种,灵兽,妖兽,妖族,前者为常年栖居于灵气充盈的环境下,得以进化出灵智,大都温驯易处,遂称灵兽;妖兽则是凶性毕露,虽有灵智却野性十足;最后妖族,是妖魔后裔中较为强大的一类,继承了妖魔先祖的血统和力量,多以人形现身。
实际上妖兽算得是妖族的分支,只是血统力量退化得厉害,出生时难以保持人形。
妖魔的修炼方法与人族不同,但也都是殊途同归,无非是吸收天地间的灵气进行修炼。
但妖魔修炼出来的妖气修真者却万万不能炼化,因为妖气中蕴含着妖族血脉中的凶性和暴戾,炼化妖气会令其中的负面力量掺杂到自身的真气之中,引起异变,甚至会影响到修士自身的意识,产生嗜杀、嗜血等极端的念头。
而《无量玄功》居然连妖气都可以炼化,只不过需要修炼到高深的境界才行,一般人仍旧是不能够的。
这无量玄功共分六个层次,修炼到第三个层次时便可以将妖气、魔气等异类真气炼化,转化成精纯的“无量真气”。修炼到第四个层次时可以将别人体内的真气掠夺过来,炼化为己用,如同魔功一般。
后面的第五个层次乃是可以炼化天地间所有种类的灵气,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确实是包含了几乎常见的各种灵气。
而最后的第六个层次最恐怖,居然可以吞噬成形的法术,将其还原为灵气再炼化成无量真气,江昊根本没法理解。
如此厉害的功法,在系统的灵值商店里居然如此便宜,只要50点灵值?
“《无量玄功》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他的修炼条件极为苛刻,而且功法进境的速度很慢,修成前三层不难,但后面哪怕是突破一层,都要花费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如果没有一定的机缘,很难大成。”江昊读了一下无量玄功的简介,顿时了然。
系统衡量灵值价值的标准除了物品本身的价值之外,还要看这个东西他到底管不管用,管用的话效率如何。
让一个只会使剑的人去耍长枪,他或许能学会,但总不可能很短的时间内把长枪使得和剑一样行云流水吧?这个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
补文
今天11000字,求收藏求支持
阅罢之余,不妨在评论区留下真知灼见
期待与诸位道友论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