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御赐真迹-《大唐之极品皇帝》


    第(3/3)页

    李世民重复道,“那你且说说自己看到哪里了?

    有何见解?”

    “儿臣看到《为政》篇,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李恪答道,“对于孝道一说儿臣又明白了很多道理。”

    “说说你的理解吧!”

    李世民此时才抬起头看李恪一眼继续批改奏章。

    李恪心里嘀咕,你在看奏章,我说什么你能听的进去吗?

    但是他不敢明目张胆的这么说,只能微微吸了一口气说道,“其实孔子想告诉孟懿子的答案并不是‘无违’这两个字。

    因为,孔子跟其弟子的对话中有这样一段: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和上面的那段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孔子就是想通过自己弟子的口告诉孟懿子何为孝道。

    因为,孟懿子当时是鲁国的大夫,孔子对他的问孝不能直言,只能通过这种形势向他传达自己的意思。”

    “当时情景应该是这样的,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他问我什么叫孝,我就告诉他‘五违’不要违背。

    樊迟曰:‘何谓也?

    ’从这一句话就能看出当时的那个画面,学生在前面驾车,静静的,没有开腔,而老师好像在自言自语的告诉他,刚才答复孟懿子问孝的经过,樊迟一听,回过头来说,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的。

    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

    儿臣认为此处的这个‘礼’应该理解为对父母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应和爱戴。

    而当他们入土为安的时候,我们还要做到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然后,孔子说到了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他跟孔子问孝,孔子的回答又是另一种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

    就是说当一个孩子生病之后父母的心情非常的忧愁和担心,而你应该像他们担心你那样去担心他们,孝敬他们。”

    “所以,儿臣觉得每一个人有不同的身份,但对于仁孝都是一样的,不论是世家子弟,还是一国大夫,都应该做到孔子的孝道之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