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苏定方入主千牛卫-《大唐之极品皇帝》


    第(2/3)页

    “宾王做的对,我们理解他的意思。”

    李恪慢慢说道,“你要知道,定方现在已经是父皇的人,将来在新军里他是朝廷的人。

    所以,有些话不该在本王面前说,本王也不该听。”

    “原来如此啊!”

    陈其恍然大悟道。

    “现在明白了?”

    李恪问道。

    “末将明白了,谢殿下提醒。”

    陈其憨厚的说道。

    李恪看到陈其的憨态,也是微微一笑。

    ......甘泉宫的御书房,李世民一天收到了三位皇子的关于新军的上书,他心里感到很安慰。

    他觉得皇子们已经开始懂事了,懂的为他分忧解难了。

    可是,当他看完李泰的奏章,再看完李承乾的奏章之后,他怒了,他真的怒了。

    他觉得是自己想错了,自己把他们想的太好了,他们这哪是在给他分忧解难,分明就是在分他新军中的兵权啊。

    李泰的奏章,全篇都是圣人之言,明君之道,最后在结尾部分说了一下关于组建新军的见解。

    但是,很明显就是书生之见,没有丝毫的可取之处。

    而同时在他的奏章中还附有一份被推荐人,右骁卫中郎将程名振的奏章。

    程名振确实是一位大将之才,深得兵法韬略,奏章中对新军的组建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兵法谋略,引据经典,无所不通。

    但细细品味,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践经验。

    综合两份奏章,李世民不难看出这是李泰为了举荐程名振而敷衍的奏章,他根本就没有把组建新军这件事情放在心里。

    没有仔细研究,没有揣摩推敲过。

    李承乾更加直接,奏章中没有提及新军组建问题。

    满篇说的都是鸿胪寺主薄赵节的光辉事迹,英勇表现,明显就是举荐赵节进入新军而已。

    可是,李世民知道赵节是何许人。

    只是一个纨绔子弟,酒囊饭袋而已。

    平时在长安城仗着自己是宗室亲贵,根本不把众人放在眼里。

    要是长广公主苦苦哀求自己,他连鸿胪寺主薄的闲职都难以胜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