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安南耕地原本不丰,后经过黎思诚、黎晖两代人大力开垦如今恐有数百万亩之多! 想想这么多的耕地,顿时货殖会这票人的哈喇都要流一地了。 大明所拥有的耕地,实际上比安南可多太多了。 洪武十四年曾查大明举国耕地,其时举国耕地约为3.9亿亩。 但洪武皇帝觉着不对,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发人手清查。 这一查不要紧,耕地面积直接从3.9亿暴增到了8.5亿! 然而大明历次查耕地,数据都是涨跌幅度极大。 最少则二亿余亩,最多可达八亿余亩。 正德年举国耕地查处,所得约为五亿亩左右。 但万历朝首辅张叔大丈量时候,却量得举国田亩七亿有奇。 然而那些年除了偶尔的灾害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战争可能导致人口锐减。 亦便是说,人口其实不断的增加、耕地不断被开垦。 可国朝没有收到丝毫的好处,甚至税赋一直都是两千余万石。 这些地……去哪儿了?! 安南阳京,李福达登上了阳京港外客栈的二楼。 这里别说跟繁华的京师潮白河、粤北羊城比,便是跟不远处的占婆旧港比都不如。 然而这里已经是安南数一数二的大城了,远远的可以看到阳京码头上的灯火。 摸出怀里的那枚提司腰牌,李福达下意识的摩挲着。 家里的大儿子又来信了,汪直特地吩咐了人只要是李福达的信必须尽快送抵。 信里儿子说的更多,尤其是家里的变化。 军部的嘉奖令已经送抵了,同时送来的还有二百银币。 来送嘉奖令的乃是军部的辅帅、成国公朱辅,并温言让他们好好顾好家中。 有甚事情,可到军部寻他处置。 晋西祖地村子里的祠堂也将他们录回了族谱,他们再不是反贼的身份了。 一念至此,李福达下意识的看着手里的腰牌。 这块不大的腰牌并非特别重,然而它却是计上自己的血汗性命拼下来的。 想到家中几个子嗣们现在的情形,老李就觉着自己在外拼搏……值了! 缓缓的将腰牌放回了怀里,李福达关上了窗回到了桌前。 仔细的开始考量,自己接下来如何执行东吁之策。 安南这边已经安排了人接手,会有人作为戚景通的开路人领他入城。 甚至每一步李福达都计算的妥妥当当,而他自己要攻略的则是——东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