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戴义眼神有些复杂,望着张小公爷缓声道。 “此番科举,江南地区士子甚多。不少与他们都有所牵涉……” 说到这里,老戴义顿了顿:“且,江南文风极盛。” 意思就很明白了,国朝对此是难以处置的。 这实际上是终大明一朝都在处理的问题,大明对文人宠坏了。 而江南借由自己文风鼎盛,甚至聚众谋杀皇帝税监的事儿都干的出来。 皇帝怎么处置的?!被文臣们逼迫的吃不下饭,到底没有下手处置。 后来的大清完完全全的看透了这点,二话不说该砍头砍头、该剥除功名就剥除功名。 一万余江南士子直接被剥除了功名,数千人流放、斩首。 然后这些敢于在大明朝殴杀税监的读书人们,瞬间全老实了。 背地里怎么骂不知道,反正明面上比大明时候还重的税负他们居然也缴纳的踏踏实实。 甚至还把康乾盛世给缴纳出来了,了解这段历史的张小公爷很清楚。 那票人说到底就是一溜的贱骨头,记打不记吃。 老戴的意思,则是说这票人还没有放弃呢! 江南士族集团为何能够在中后期的大明,近乎呼风唤雨?! 原因就在于他们占据了朝堂上大部分的位置,尽管他们互相之间也斗。 但在对外上是一致的,甚至发展到明末他们已经是一家独大的态势了。 逼得其他各布政使司出身的官员,不得不和宦官联合起来才能稍稍抗衡。 “东山公力主欲立‘廉政肃贪院’,小子倒是觉着可以考虑提上日程了……” 这话一说,顿时老戴义瞪大了眼珠子心里一顿卧槽! 张小公爷这一手狠啊! 刘大夏是什么人啊?!你可以说他迂腐、说他顽固,但他绝对眼里揉不得沙子。 而且现在老家伙琢磨要出政绩,好杀奔内阁、荣登元老院啊! 这尼玛才蹦达着,要从自己这都察院跳出去。 要爬上内阁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大变动时期。 不拿出些许政绩来,如何能攀爬上内阁之位耶?! 政绩怎么来?!必须要人头啊! 若是真给大佬刘把这“廉政肃贪院”搞起来了,估计不知道多少人的脑袋得被他借去一用了。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第(2/3)页